设置

关灯

36. 战地日记

    六月十七日,攻打扬州的战役拉开了序幕,赵泽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庆历三年,六月十七日那天,我率领着两千名忠实的部下离开了楚州的宝应县码头,由水路驶向扬州,宝应知县时文远率领县中老少出城三里为我们送行,连知府大人也派人送来了一大批补给,足够我们三日所需。

    为了安全抵达扬州地界,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制定了一套比较稳妥的作战计划,主要的参战将官都参与了讨论;其次,派出了侦察队,也可以叫侦察队,尽管在宋朝的时候,准确叫法是斥候,为了方便记录我还是叫他们侦查队好了。

    我的侦查队长牧云寒带领着一只蒸汽战船走在最前头,负责开路,清理水道,防止敌人在水中布下圈套或者陷阱,尽管白忙活了一阵,还拖延了大军的抵达日期,比预定的多出一天,可是我们安全抵达了扬州地界。

    在邵伯镇滩头顺利地登陆了。

    按照作战计划要求,前锋部队的杨文广和折小兰带领着神卫军轻装上路,只带一天的给养,他们虽然是神卫军马匹并不多只有一百匹,这还是离京那会吕夷简让群牧司的官员送来的,枢密使杜衍可没想给我们马匹。

    为了尽快站稳脚,展开对扬州城的攻势,我派杨文广和折小兰率军先行上路,他们的任务是沿河南下弯头镇,迅速占领那里,并构筑军营堡垒,保护后续部队安全抵达。

    杨文广和折小兰上路后,我们的火枪队才开始上路。

    中路军就是牧云寒和卢俊队长他们二人带领着五百人了,没有一匹马,连弹药都要由人来扛。

    虽然我很想在当地征募一些百姓或者收购一些牛马以作军资,可是派人前往邵伯镇一问才知道,王伦那个狗贼居然抢先了一步,把这周围十里内的村镇都扫荡了一遍,马是一匹看不见,牛倒是有,不过都是些老弱病残,用来耕地还凑合,若是长途驮运的话,简直是没门,万一死在了途中反倒耽误了事。

    当天中午,牧云寒和卢俊便带队上路了,他们携带着两天的弹药一天的干粮。

    张载劝我说:“老师咱们这次带了不少东西,光靠自己搬运的话,累都累趴下了,到了扬州都不用打仗了,更何况还要留下一部分人看守战船,这人手眼看着就不足了,不如这样,咱们在这里招募百姓帮咱们搬运弹药、粮草上路,只需一人领军从旁监视便可无忧矣”

    我有点担心地对张载说:“办法倒是不错,招募百姓需要花钱啊,咱们这趟出来没带多少银两啊,连吃喝都是当地州县供给的”

    张载笑道:“老师啊,你真是爱民如子啊,招募百姓为何花钱啊,只需老师一声令下,马上就可以招来人,邵伯镇的百姓不少,我看多数都没事,反正农忙才过,让他们帮点小忙也累不着,到时得胜了,叫陛下赏给他们点好处就是了”

    张载的办法确实好,当天我就命他去了一趟邵伯镇找到了当地的主事之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村长,让他协助发动村民来帮助朝廷大军搬运粮草弹药。

    这老村长也是深明大义之人,他对张载说:“王伦那狗贼太恨人,居然抢了我家一头大黄牛,如果大军得胜了,还请官爷把我家的牛送回来,老夫这厢有礼了”

    当然,不仅仅是老村长一家的牛被王伦抢走了,还有很多家,张载当机立断就向那些村民做出了保证,一旦夺回扬州,大伙失去的东西都会找回来,就算找不回来,朝廷也会补偿你们的。

    既然朝廷做出了保证,这些村民当然都很高兴,还有一点,当他们来到码头后,我说了:“这次攻打扬州,多谢乡亲们来帮忙,本将军保证只要大家好好干活,等攻下了扬州论功行赏,别看你们只是挑夫,也是很重要的,到时功劳少不了你们的;不过本将军还有一句话,那就是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