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章 目标楼兰

达了终点站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古准噶尔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到了后为了等装备我们又多待了一天。这是一个神奇的城市,这里花木争艳,瓜果溢香,异乡风情。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优美诗句。这里少数民族居多,居住着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等49个民族。

    等装备的这天,凯瑟琳强烈的要求我们带她去转转,看他胸有成竹的样子,就像是来旅游的,我们也没来过到了这里,仿佛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四处乱逛,哈密挂,羊肉串,手抓羊肉。吃了个不亦乐乎。

    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第二天一大早就有专人把我们需要的装备送了过来,不过这回没有了上次的那辆悍马,换了一辆普通的丰田吉普,我们开车从乌鲁木齐出经吐鲁番--尖山铁矿--六十个泉--土垠--龙城。到了前进桥已经是两天以后。这个时间段是旅行的淡季,路也没见到什么人,虽然一路上景色绚丽,可是风沙也大,等我们到了这里已经是灰头土脸了。

    前进桥是进入大漠的最后一站,这里说是个镇还不如说是个村庄更为合适。一百多户人家聚集在一条蜿蜒流淌了几百年的小河周围,大片的胡杨林保护了这里人们的生存。再向远处看去已经看不到太多的绿色。这里的建筑大多是维吾尔式的房屋,每家都会圈起个院子,院子里都会有三两头骆驼。骆驼安静的吃着草昂起头颅,矜持而好奇的打量着来往的行人。在土路的两旁会有几个皱纹深刻戴着小圆帽的维吾尔大叔摆起西瓜滩,见到任何人都是平静而又安详的笑着,岁月的沧桑在他们的脸上一览无余。

    可是进入大漠光有一辆丰田吉普是远远不够的,且不说沙漠里的路况如何,就说汽车在沙漠里的用处还比不上一匹马,要是没了汽油更成了废物。有鉴于此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买几匹骆驼,反正是美国政府出钱,也不用客气。

    我们挨家挨户的去询问骆驼的价钱,想挑出几匹健壮的骆驼来,可所有的骆驼看起来似乎都有些老态,一个维吾尔大婶看我们找的辛苦,好心的告诉他们,两天前来了一帮鬼姥买了四十匹骆驼进了沙漠,所以这里已不太可能在找得出成年健壮的骆驼。听大婶一说我就明白了,肯定是第一拨人已经进了沙漠。

    无奈之下只好从剩下的骆驼里头挑出五头看上去还算精神健康的。我们三个心中有气,也不跟人砍价,给钱的时候往往还会多给点。乐的这里的大叔大婶见了我们都是笑眯眯的。

    当天晚上我们找了一家家庭式的小旅馆休息了一夜,旅馆不大就三四间的屋子,现在日子过的好了,有些驴友也经常到这来旅游,于是这样的小旅馆业应运而生。旅馆的主人是个四十多岁的壮年男子叫阿里木,孩子已经出去上学,家里就他和他老婆经营着这个并不景气的小旅馆,可看他满脸的笑容,谁都能感觉到他过的很知足。

    阿里木很是热情好客,把家里的的好肉好奶拿出来招待他们,可一听说我们要进入沙漠去楼兰的时候,阿里木连连的摇头,他告诉我们现在正是风沙大的时期,而且气温也高,说这个季节去白天的地面温度能60c以上,在沙滩里埋一个鸡蛋,不久便烧熟了。夜间的温度又降到10c以下。昼夜温差极大。而且沙漠风沙大、风力强。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大的风力卷起大量浮沙,形成凶猛的风沙流,不断吹蚀地面,你眼前看刚看到的地形转眼间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

    沙漠还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沙漠是这样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举目远看净是沙,弄得人认不出路,只是循着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

    不光是这些还有许许多多的毒蝎子,还有飘忽的流沙,气温也高。要是遇到了沙尘暴更是危险,沙漠并不是好玩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