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6 北征吕布(六)

    ()    第166北征吕布(六)折中之策

    伴随萧言日益开拓进取,巢湖也渐渐拥有自己的思想,渐渐拥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此时此刻,萧言代表八百里巢湖利益诉求,所以才能人心所向,太史慈、诸葛瑾相继归心。然则,倘若萧言不能满足巢湖利益诉求,甚至阻碍巢湖利益诉求时,巢湖军民必然对萧言心生不满,继而谋取他人代替萧言,接掌八百里巢湖意志。

    魏代汉,晋代魏,何尝不是如此?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倘若萧言不能改变现状,代表巢湖利益诉求的太史慈、诸葛瑾,早晚也要将萧言推向军阀自立道路,兼并江淮,进而与曹操、袁绍一较长短。甚至,当巢湖军民全是这种想法时,萧言不自立也得自立。不自立,立即众叛亲离,为巢湖军民抛弃。这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顺从形势,黄袍加在你身,不顺从形势,黄袍加在他身。

    后世历史,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幸运,亦是大宋王朝不幸。

    陈桥兵变,是一种赶鸭子上架,是一种君王无力掌控全局的外在体现。也正是无力掌控人心,赵匡胤代周建宋不久,立即杯酒释兵权,通过兵权转换,逆改根基所,将旧时麾下利益诉求改为新时麾下利益诉求,并强行捆绑在大宋王朝。然则,北胡未灭,先除豪杰,赵匡胤两番自残双臂,致使大宋王朝开国无力一统天下,岂非命乎?

    巢湖今日局势,有类于陈桥兵变前昔。

    不割据自立,萧言未来或将被巢湖抛弃;割据自立,萧言便只能违心攻伐南北,与曹操不死不休。

    顺从巢湖利益诉求,萧言须委屈自己;悖逆巢湖利益,萧言唯有扼杀巢湖英杰,不惜削弱巢湖,铁腕逆改巢湖利益方向。也即是说,将来不论萧言如何取决,都是巢湖的不幸。

    两难的抉择面前,萧言只能沉默以待。

    于心来说,萧言不愿冒险割据自立;于势来说,萧言更不愿铁腕压制巢湖。

    冒险割据自立,诚然是一条不归路,但是沮丧人心,更将巢湖推向崩溃边缘。萧言今日如果断然驳斥太史慈、诸葛瑾,轻则巢湖军民离心,太史慈、诸葛瑾相继离去;重则巢湖丧失冲劲,瓦解四散,复为郑宝流寇。

    这两种结果,萧言都不想看到:萧言既不愿仓猝割据自立,亦不愿巢湖基业化为乌有。

    苦思良久,眼前依旧是一片迷雾。萧言心中暗叹一声:“归顺还是自立,既然此时不能决断,那不如等觐见曹操归来再议。反正,不论归顺曹操,还是割据自立,两者在北征吕布事上,态度一致。”

    “嗯,就这样办!先去下邳亲眼见见曹操,如果能卖个好价钱,巢湖不要也罢;如果不能卖个好价钱,那变身东吴,逍遥一生又何妨?反正,曹魏能力有限,既然历史上不能奈何孙权,他还能杀我不成?”

    一念至此,萧言忽然放开心结:曹操如果不能用我那是他损失,巢湖如果不追随我那是它不幸,何必理会它们太多。

    “没有我,曹操别想统一中国;没有我,巢湖就是一盘菜。该忧心未来的是他们!”萧言悄然转变心态。

    散去压抑心思,萧言乐观想到:“嗯,先去下邳见见曹操,能卖好价钱,我就尽一份力,帮曹操一统中国;不能卖好价钱,我就回巢湖,做乱世风流军阀,一生享尽荣华富贵。至于我死后,管他魏晋更替,管他洪水滔天!”

    萧言越想越觉得自己适才没有必要担心:“即便运气差到丁点,我也不过如马腾一般,被曹操软禁在许都。但是,我又不似马超、马腾父子那般贪恋权势,曹操既觉我是威胁,我就交给他兵权呗!交完兵权,做个富贵小侯爵,那不也是好事。我一不爱财,二不贪权,三不贪名,曹操又何必杀我?”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