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42 魏以盐昌,蜀以锦兴(一)

,当属周瑜最为瞩目。

    周瑜类似成德县刘晔,高族之后,名望崇高,是不折不扣的淮南名士。刘晔的名望,在建安二年击杀郑宝时达到顶峰,而周瑜的名望,则在协助孙策踏平吴郡时达到顶峰。建安四年春的汉世人,虽然不知道刘晔、周瑜未来能够名传千古,但是他们却无一人怀疑周瑜、刘晔的才华。因此,萧言高调宣布周瑜加盟巢湖之事,在淮南士族圈内犹如一场强烈地震,卷起一道道改变历史轨道的风浪。

    数百年后的史册,如是为周瑜作传: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父忠,皆为汉太尉。父异,雒阳令,早亡。瑜长壮有姿貌,少有高名。袁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出为居巢县长,船至长江,水贼截道不得通,遂留巢湖。建安四年春,帝以擒吕布功受汉封为扬武将军,开府,辟瑜为主薄……”

    ======

    欢度元宵后,巢湖回归平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运行----唯有萧言例外。

    萧言很苦恼。

    巢湖四面皆敌,刘勋、孙策、袁术不说,陈登也是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乱世军权第一,萧言之所以能够立足巢湖,亦是籍借巢湖健卒连续不断的胜利,但是战争所考验的是国力,而非一时的高素质。就如后世,一战时期的不列颠熬不过德国,二战时期的德国熬不过苏联,仅靠巢湖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纵横九州。

    欲霸淮南,须有强兵;欲集强军,须有钱财。

    无财不足以成军,尤其是农业社会封建家国体系下的军队,没有民族主义等等口号可喊……再说,今时是军阀混战而不是五胡南北朝,民族主义就是诞生也没有用武之地。封建家国体系下的军队,是为主帅而战,是为自己前途而战,是为钱财而战,巢湖军队能够连续战败孙策、刘勋等军阀,固然是萧言、太史慈用心训练,但是其中未必没有巢湖分封给流民土地因素。土地和军功捆绑起来,所以巢湖才能依靠较低薪水笼络一批士气高昂的忠心兵卒。

    然而,巢湖九县唯有巢湖附近推行土地捆绑政策,截至目前,巢湖军队已经发展到瓶颈期。

    学后世打土豪分田地,不说萧言本人是否推崇,单是想想王莽,就该知道想在汉末搞无产阶级革命,那不是以武止戈,而是火上浇油。分封士卒土地不可行,那就只能采取汉世惯例,通过高额的钱财粮食维持一支属于萧言私人的军队。

    但问题的关键是,钱财哪里来?粮食哪里来?

    萧言昔日入主巢湖,曾向流民承诺,免除巢湖流民两年粮税,起自建安二年六月,止于建安四年六月。如今已是建安四年春,伴随巢湖秋收粮税上缴,巢湖府库虽无盈余,但也可以从此告别粮食短缺时代。尤其,巢湖二年蝗灾因抱草瘟灭绝,未来数年无须担心蝗灾再起,巢湖粮食生产也得到一定保障。当然,由于大批淮北流民涌入,巢湖未来数年虽然告别粮食短缺,但也绝不会富裕,以粮食为基础扩军只是奢望。

    粮食扩军是梦想,那么以钱财扩军呢?

    钱财之利,最快莫过于借助国家机器发行货币,以空手套白狼手段来获取物资。汉世不曾推行纸币,但是冶炼五铢钱、发行五铢钱,依然是一笔利益可观的收入----发行五铢钱和后世发行人民币,国家盈利在道理是一样的,唯独发行人民币获利远远超过发行重金属货币五铢钱而已。事实上,早在诸侯讨董时期,董卓为了应付庞大的军事开支,就曾冶炼无数五铢钱,史称“董卓小钱”。

    冶炼五铢钱是最快捷赚钱法子,但是萧言却无能为力----因为巢湖所辖九县境内,没有铜矿。不但巢湖所辖九县没有铜矿,整个淮南,包括广陵郡、淮南郡、庐江郡,全都没有铜矿。境内没有铜矿,萧言又如何冶炼五铢钱?

    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