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57 向西!向西!再向西!(一)

来。”

    萧言感慨说道:“公瑾助我多也!如果不是公瑾倾力相助,巢湖今日固然依旧兼并寿春等县,但是鲁肃、蒋济、桓范等等天下奇才,我却是想也别想。我前时说公瑾是我巢湖萧何,如今看来公瑾不但是巢湖萧何,更是我巢湖张良。”

    周瑜摇头说道:“巢湖能否实现仲达宿愿我尚无信心,但是与仲达同生共死看起来倒是我周瑜的命运。先前我效力巢湖虽然尽力尽善,心底总归有点敷衍了事,但是今日听仲达叙述起两年前旧事,我才恍然发觉:原来早在建安二年我与鲁子敬筹谋避难庐江郡时,我之命运,鲁子敬之命运,仲达之命运,已经捆锁巢湖。”

    “还有刘晔呢!”萧言笑着指向西南。

    周瑜长吁一口气:“是啊,还有刘子扬呢。不过刘子扬如今尚在庐江郡皖县,仲达准备何时寻他叙事,明年年初还是曹操、袁绍酣战之时?”

    周瑜所谓寻刘晔叙事,是指萧言发兵攻陷皖县,兼并庐江郡。巢湖继承袁术基业,势力瞬间扩张两倍,更暂时消除北方威胁----面临袁绍重重威压,曹操自顾尚且不暇,怎会蠢的主动挑拨巢湖?北线已安,东线是同盟,南线有长江天堑,孱弱的庐江郡已经成为巢湖砧板鱼肉,现在唯一值得考虑的,仅仅是萧言何时入侵庐江郡。

    “明年?不,一年太久,只争朝夕。”萧言目光烁烁,右手猛击案牍:“最迟今年九月,你我以及鲁肃、刘晔就能聚宴皖县,饮酒高歌!”

    周瑜皱了皱眉头,说道:“仲达是不是有点看轻孙伯符?孙策昔日兵败,更多因素是突兀遇刺,诱发继承危机,才被仲达趁机夺走江北重镇历阳县。巢湖刚刚兼并寿春等县,保甲制度尚未推广,民众尚未归心,袁术旧时部卒亦是人心未定,此时入侵庐江郡,孙策必然趁机攻来。届时孙刘联盟,共击巢湖,一旦陷入连绵苦战,袁术旧部难保不会另起异心。”

    “不,不!”萧言摆手说道:“我之所以即时进军庐江郡,正是因为我看重孙策。就是因为我看重孙策,我才必须尽早兼并庐江郡。只有兼并庐江郡,巢湖才能正式入主丹阳郡;只有拥有庐江郡的铁,丹阳郡的铜,巢湖才能真正崛起,不惧与孙策连年鏖战。”

    “另外,巢湖无须忧虑寿春等县近期反叛。建安二年蝗灾以来,淮河两岸窘困异常,又受袁术数万大军盘削,可谓过的异常艰苦。人穷数年,底线拉低,譬如郡县富人,与之一贯钱,其无甚欣喜;郡县穷人,与之一贯钱,其必欢喜异常,对你感恩戴德。由大富变小富,民怨不已;由大穷变小穷,万民感恩。寿春等县人,先前已经沦落为大穷,巢湖稍稍给点东西,变大穷为小穷,他们就会患得患失,非但不会反叛巢湖,反而更加忠诚巢湖----这种局面,最少能维持三五年。”

    “巢湖更不惧孙策刘勋联盟,在我计划里,从来就是把孙策和刘勋同时当作敌军。孙策建安三年芜湖遇刺,业已失去战略优势,我巢湖雄霸濡须河口,濡须河口之下,长江两岸分别有西天门山、东天门山,两山隔江对峙,为长江上下游通衢所在。我巢湖水军只要稳守天门山,孙策、刘勋两军就只能望而兴叹,他们再联盟,只要孙策不能运输步卒助阵庐江,刘勋又能奈我如何?庐江郡战力低下,我巢湖完全可以兼并庐江之后,再调头反攻孙策。”

    想起天门山险要地理,周瑜不禁点头承认萧言所说未必不可行。东西天门山,自古就是扬州长江要塞之一,上阻庐江郡,下扼丹阳郡,长江上下游势力谁能占据天门山,谁就拥有截断长江水道的能力。巢湖自从夺取濡须河口以来,早已经将东西天门山要塞打造成截断长江上下游的叹息之墙,孙策即便全力攻来,也只能落寞而回。

    东西天门山要塞,就是巢湖进军庐江郡的底气所在。

    一念至此,周瑜心底喃喃自语:“如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