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张献忠风云再起

大哥,再加上一个狡诈强悍、喜怒无常的义父,李定国不禁头皮发麻,以后的日子肯定很难过。

    张献忠先说了他被熊文灿招抚的经过,然后又讲了为什么要再反。原因毫无意外地都推给了朝廷的昏庸和官吏的贪婪,说襄阳和谷城的大小官吏都经常过来索贿刁难。

    张献忠的一席话说得其他人脸上都有些愤懑,对朝廷和官吏们破口大骂。唯有李定国心知张献忠这番本身就是假投降,卧薪尝胆,以期东山再起。

    随后张献忠狠狠地骂了一些将领。原来张献忠预计在端午节起兵,谁知这个计划被有些将领口风不严传了出去,结果谷城县知县、左良玉、熊文灿都知道了,正准备调集人马袭击张献忠。只是熊文灿没有将粮饷凑好,左良玉骄兵悍将,没有收到粮饷就不愿出征,不然此时左良玉已经攻到谷城县了。

    当初张献忠被左良玉打败后,归拢了部队包括老弱妇孺还不到一万人,所以熊文灿很放心地将张献忠放在谷城。这时河南灾荒严重,湖北一带也遭到灾荒,张献忠就利用当时天灾严重、饥民云集的机会肆无忌惮地招兵买马,一年时间将原本一万残兵扩充到三万多人。

    当然依靠这训练不足、武器不精的三万人马,张献忠还是不敢跟左良玉硬拼。

    张献忠那张蜡黄的脸上被一种奇怪的**涨得通红,睁大了铜铃大眼,怒喝道:“咱们怎么办,难道要坐以待毙?不行,我们只能先下手为强,不能等左良玉那混蛋把兵马开过来了,我们才反。不过反了以后去哪里呢?你们怎么看?”

    艾能奇腾地站起来,大声道:“谷城距离襄阳不到百里,不如直下襄阳,再下武昌,将荆楚之地尽皆占了。这里富绅地主颇多,咱能多抢一些。”

    艾能奇比李定国小了一岁,一副红彤彤的娃娃脸,稚气未脱,个性直爽,脾气暴躁,是个十足的愣头青。艾能奇对张献忠是无条件地忠诚,作战又极其勇猛,所以张献忠极为信赖他,命他带领二千近卫营做自己的中军护卫。

    张献忠听了艾能奇的话,摇头叹息道:“如今襄阳和武昌都有几万明军把守,尤其是襄阳,左良玉这王八蛋可不是好惹的。昨日我和三位军师合计过了,不能硬碰硬,要迂回作战,咱们佯攻四川,等朝廷兵马聚到四川时我们杀个回马枪,再回湖广。”

    李定国心中腹诽道,你以为官军是头牛,可以任由你牵着鼻子走,抱着这种侥幸的想法,恐怕到时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

    这时孙可望当仁不让地站了起来,望了一下其他人,谄笑道:“父帅深谋远虑,孩儿佩服。父帅,您尽管调派,我等俱当竭力效死。”

    张献忠看了看大家都一副跃跃欲试的准备姿态,心知军心可用,便开始颁布命令:“可旺、文秀,你们二人率领你们的一万兵马,明日一早就拔营起寨,从太平镇横渡汉水,再渡南河,快速赶到房县与曹操(罗汝才)部回合,替我军扫清前面的阻碍,接应我军穿过郧阳。”

    孙可望和刘文秀凛然受命,辞别离去。

    张献忠再看看李定国,问道:“定国,身体如何?能受累吗?”

    李定国起身点头道:“孩儿的伤势无碍,上得马杀得人。”

    张献忠笑道:“我暂时不会让你上阵杀敌的。现在交给你几个任务,带着你的孩儿营到处鸣锣宣告,让百姓都准备收拾东西,尽量往山上躲,免受左良玉军的毒害;然后你们去开仓放粮,让乡亲们带够粮食再走,最后再帮秉真先生一起将那些贪官的劣迹写到城墙上。”

    李定国诺然接令,然后颓然地坐到位置上。不去杀敌就显不出战功,现在自己在四子里面势力最小,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头。

    不过这些事情数来数去还是自己去最适合。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四个义子中跟文士关系最好的、在百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