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马出世

    第四飞行团在奇袭广州机场后很快回到了chong qing,浮空基地重新成为空军经济管理局局长何俊才的旗舰,只有在浮空基地上,何俊才才能保证足够的安全。

    虽然在这个月,苏联跟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苏联撤回了几乎全部的援华战斗人员,停止了军事物资的供应。南斯拉夫和希腊投降了轴心国。不过似乎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抗战形势,经过4个月的沉寂,不但陆军打了一个打胜仗,空军还du li地打出了两个漂亮的大仗。

    不过从后勤的角度来讲,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后,中国损失的飞机的补给以及损坏零部件的更换长期还是存在问题的。身为空军的当家人,何俊才自然需要应对这些问题。于是在4月28日这天,他来到了成都的第三飞机制造厂。

    原来冷冷清清的试飞场上热闹非凡,厂方将简易的试飞场打扮得漂漂亮亮,一些彩旗插在试飞场边的黄土上,随风飘扬。在观礼台的位置搭了一个小棚子,刚好能遮挡越来越厉害的阳光。今天除了何俊才带着经济管理局的一帮人来以外,装备部黄光锐,以及第四飞行团第四大队大队长王远波和数名飞行员也来到了这里。

    今天这里举行的是首批歼三“野马”战斗机(仿美国的p-51g)的验收仪式。从去年底试飞完毕后,第三飞机制造厂就调集资源开始了歼三“野马”战斗机机体和其他配套装备的生产和组装工作。4月初,由贵州大定的中央第一发动机制造厂生产出来的第一批30台灰背隼发动机抵达了成都,于是第三飞机制造厂开始组装整机。

    经过xing能的测试,第一批由中国自己生产的发动机在xing能和稳定xing上稍弱于从英国引入的10台原装发动机,换句话说就是还有提高的空间。但这对中央第一发动机制造厂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次生产出航空用的发动机,甚至说是第一次生产出发动机,这可是飞机制造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甚至在后世中国的喷气式发动机还不能自产呢。

    黄光锐,这个中国最早的王牌飞行员,最早的飞机工业缔造者之一,在试飞场上抚摸着歼三“野马”战斗机那漂亮流线型的机体和螺旋桨,登上帮助台仔细查看了发动机和机体连接的铆钉,发动机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没想到啊,没想到。”黄光锐眼眶都湿润了,“我们国家也能自行设计和制造战斗机了。”。黄光锐幼年时随父亲去美国,16岁时学习飞行。1922年底,黄光锐携带飞机器材回国,任大元帅府航空局航空队队长。1923年7月,黄光锐协助航空局长杨仙逸研制出一架飞机。孙中山命名这架飞机为“洛士文号”。然后黄光锐历任航空局局长、中央航空学校校长、广东第八路军航空处处长、广东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司令。1936年率领广东空军归附南京政府、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委员、航空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第二厅厅长、航空委员会副主任兼技术厅厅长、兼任中央航空研究所所长。有了上述履历,黄光锐对国产飞机的制造情况当然非常熟悉,其实中国在1924年最早投入战斗的那架飞机就是他手工制造的。

    “黄部长,我们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飞机自行制造并装备,你这个装备部部长会越来越忙的。”何俊才在一旁说,他也在仔细查看这批飞机的制造细节。

    “何老弟,哦,不,副总司令。”,黄光锐意识到何俊才已经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称兄道弟,“忙点好,这样忙着心里踏实”

    “哈哈,黄兄,在私下的场合,我们还是以兄弟相称。你不必在乎这些虚职的拖累。”何俊才悄悄地向他说。

    “哈哈,故所愿也。我自己感觉这批飞机似乎比我们现在的p40和雅克1这两款最新式的战斗机外形还要漂亮。跟浮空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