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四十五章 风雨欲来

大量的土地,还对自己的准盟友----德国的行为大大的赞许。当二战正式爆发后,当时的苏联报纸不断“对德国武装部队的辉煌胜利表示最热烈的祝贺”。甚至当英国城市被轰炸的时候,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对德国表示了祝贺,热情洋溢的词汇让人听了以后都会起鸡皮子疙瘩。不但如此,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苏联还大量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从德国换取了高科技。这说明了只要能满足苏联难以填满的对土地渴求的**,任何道义、任何意识形态都是可以抛弃的。可笑的是,不久以后苏联就会尝到自己种下的苦果。

    何俊才是知道那个时刻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改变了的历史是否还是会保持惯xing。所以回到chong qing的浮空基地中之后,何俊才就秘密地命令无人侦察机远赴东欧进行侦查和照相,他相信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面战争中一定有很多东西值得中国人学习。

    等到6月18日的时候,德国-土耳其签订友好互不侵犯条约,似乎局势已经明朗了。英国向苏联驻伦敦大使紧急通报:德国即将进攻苏联。但在斯大林看来,这一切都是英国的诡计,目的在于挑拨苏德两国关系,以缓和德军对英国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德国人甚至已经明确地告诉国民党政府驻德武官桂永清,德国决定于6月20日前后一星期内突袭苏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德国希望拉拢国民政府,希望国民政府接受跟日本的和谈,放弃对英国和美国的幻想。这样日本就可以腾出手从另一边夹击苏联。蒋介石收到这个消息后授意孙科向苏联透露了这个消息。奈何即使孙科亲自向斯大林发去的电报他都不理,甚至只是有局部的红军进行了动员。然后斯大林还严令禁止攻击越界侦查的德军飞机,任何部队遭到攻击后必须向上级层层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还击,避免一切可能跟德国起冲突的情况。

    从内心上讲,斯大林对红军的实力充满了信心,也不相信希特勒在没有解决英国之前,在刚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两年之后就会入侵苏联。对于德军的调动,希特勒给出的解释是避开英国空军的轰炸,此外德国还透露给苏联近期准备登录英国的具体作战细节,转移苏联的注意力。这种蹩脚的借口斯大林居然相信了,1941年6月14日塔斯社发表了莫斯科的一个声明。其中指出:“根据苏联的情报,德国与苏联一样严格遵循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条件,有鉴于此,苏方认为,有关德国准备撕毁条约、进攻苏联的传闻没有任何根据。”。这个情报直接让前线的苏军将领误解,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涂上伪装的无人侦察机沿着黑海到波罗的海的方向飞行,飞过罗马利亚、匈牙利、斯洛文利亚、波兰、德国跟苏联的边界。从上空可以看到厉兵秣马的三个德国集团军的概况。

    北方集团军有26个师,目标为穿越波罗的海国家攻入俄罗斯北部,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它主要包括第16军团、第4装甲兵团、第18军团、第1航空队。

    央集团军最为庞大,有49个师,目标为进攻斯摩棱斯克,穿越苏联中西部地区,攻占莫斯科。它由第4军团、第2装甲兵团、第3装甲兵团、第9军团、第2航空队组成。

    南方集团军有41个师,目标为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攻下基辅,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它由第17军团、第1装甲兵团、第11军团、第6军团和第4航空队组成。

    要是英国人在这里,他们一定能发现那些消失在法国和比利时机场上的德国空军。在成功实施战术欺骗后,德国空军的主力已经转移到了东线战场。休整了一个多月的他们将延续在法国发动“闪电战”的辉煌,将对面那些毫无准备的苏联军队保卫、围歼。

    其实对面的苏联军队从数量上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