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五十四章 飞燕

始大量的生产飞燕。现在有两个战队的飞燕赶到了满洲地区布防,作为du li战队直接隶属关东军司令部指挥。要不是由于生产发动机的高温零件一种必不可少的重金属----镍严重缺乏,川崎还会生产出更多的ha-40发动机来。

    原本中国空军护航的战斗机并不多,因为实在很少遇到日军的拦截。但是日军有了飞燕战斗机的加入后,空中截击的行动越来越多,而截击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即使不能击落中国和美国的轰炸机,也能成功逼迫对方扔掉炸弹,放弃攻击。

    为了应对飞燕的进攻,中国空军加派了更多的歼三野马式战斗机参与到护航,连第二航空军的几个地区守卫部队的歼四烈风式战斗机也参与了护航行动。而日军的飞燕出动率则越来越低,因为这种液冷发动机很难维护,而日军粗糙的制造工艺使得发动机的寿命大大降低,所以关东军的航空队很快就无机可用了。

    虽然飞燕没有带来更大的灾难,但是这也给何俊才提了一个醒。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的那段历史,日本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今天可能提前出现“飞燕”,那么就有可能提前出现“疾风”,甚至是在历史上并未大放光彩的“五式战斗机”。况且欧洲的历史也被改变,德国人比历史上要更加强大,那么是否对照顾一下在亚洲不靠谱的小呢?而日本人在东南亚和太平洋的优势也比历史上大,源源不断的物资被抢夺回日本,变成武器和装备。

    何俊才不得不头疼地仍然面临着压力。中国空军手中的几款战斗机已经是活塞式发动机时代的极品,再往下改进的空间已经不大,是该催促一下几个飞机制造厂的喷气式战斗机的设计和制造了。否则恐怕在一到两年的内,日本人就将赶上中国空军的步伐。

    虽然何俊才头疼日本人不断加强的航空工业实力,不过从客观的角度上看,日本人现在拍马都赶不上中国。几个飞机制造厂还未开全力制造飞机,就已经使得现有的两个航空军处于了满编状态。1942年上半年,中国空军经济管理局旗下的工厂生产了1000多架战斗机、380架蚊式轰炸机和340架攻击机,而下半年这个产量可以轻松的翻上一翻,因为几个飞机长都建立起了分厂,并且将更多的零件生产工作交给了空军旗下的民营企业。

    除了飞机制造外,采油、炼油和石化企业的生产率也达到了另一个高度。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柴达木盆地等石油产量已经达到了50万吨。除了满足空军战斗训练所需外,还提供了中国所有带轮子的交通工具所需,甚至还有富余的产量提供给苏联用以抗击德国的入侵。如今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已经被德国人全部占领,苏联只有依靠西伯利亚的一些油田和盟军的援助了。而盟军中除了美国,也就只有中国能援助其一部分石油,当然是有偿的。

    另一个发展很快的部门就是空军的武器和装备制造业。越来越庞大的空军战斗队伍需要更多的航空机枪、航炮和炸弹,而凝固汽油弹已经成为了中国空军的标志xing武器,更是不可缺少。值得一提的是空军的装备制造业,不仅各种导航设备、无线电设备实现了国产,空军雷达厂已经可以生产从车载雷达到机载雷达的各种型号雷达,其质量已经跟德国和美国生产的不相上下。这种软实力的提高才真正表明了中国空军的装备制造业从此走在了世界前列,再也不用看列强的眼色过日子了。

    空军的发展也带动了陆军的发展。这不仅体现在新编第一和第二集团军的那些攻击机上,还体现在陆军中越来越多的卡车上。自从第一和第二内燃机厂设计生产出国产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后,民营汽车制造厂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经济管理局重点扶植了其中几个有潜力的,于是就有重型卡车、轻型卡车、轿车和越野车多种国产汽车的出现。这些汽车厂无一不是拿到了现成的零件图纸,并从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