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八十八章 豫之局势

还将手中的第40军全部改为宪兵,派驻到各地整顿军纪。抢劫民众、**妇女、延误军机、不服从军令的一律从严处理。等到新编第一集团军抵达洛阳后,卫立煌更是大张旗鼓地枪毙了一批兵痞并处分了一批将领,这些将领都是蒋鼎文和汤恩伯的心腹。卫立煌手握军委会的整顿令,再加上新编第一军的大力支持,这两个地头蛇只有将苦水咽回肚中。几周下去,河南的局势有所好转,军队开始将重心放在防守之上,扰民的事情是不敢再做了。如此一来,第一战区在河南的局面稍稍显得好看了点,总归不是之前那样一触即溃的样子了。在战时,也只有这样的铁血政策才能管用,要是一个一个抓起来审问,不但耗时耗力,而且起不到震慑的效果。对于卫立煌的一系列行动,军委会并没有发出反对的声音,因为接下来的大战就会要爆发在第一战区,在战前给予司令长官无条件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卫立煌在其中所耍的一些小花招、安插人的事情也被忽略了,只要能获胜,都不是问题。

    ----------------------------------

    中日双方空中的接触从一月前,也就是2月上旬就开始了。为了保障洛阳机场上起降的物资和军用运输机的安全,为了保障河南其他地区的机场上战斗机和轰炸机的安全。周志开的第五十二战斗机团和蒋绍禹的第六十二轰炸机团转场到了洛阳、伊川、临汝、襄城等地。周志开是一个急xing子,当初在第四大队中就是一个古灵精怪的人,但是他的飞行技术好,胆大心细,在作战中斩获颇丰,很快就以24岁的年龄升任了飞行团的团长,这种事情也只有在空军中才有发生。而蒋绍禹则是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当年的“纸片轰炸东京”中,蒋绍禹就是其中一架轰炸机的飞行员。

    周志开的第五十二战斗机团来到河南后,立即开始了着手抢夺制空权。前来侦查的日军百式司令部侦察机(ki-46)遭到了拦截,这种日军认为高空高速侦察机相比野马的xing能来说还有一截差距。

    华北方面军的装备百式司令部侦察机的是第18和第55du li飞行中队,他们所使用的百式司令部侦察机已经是在中国空军战斗机威胁下的第三代作品,被称为百式司侦三型。它不但调整了气动外形、更换了更大功率的ha-112型引擎,还改进了排气管,从单排气管改为集合式排气管。经过日军的测试,这样改进后百式司侦三型在6000米高度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日本陆军认为这种速度足以满足侦查的需要,不过即使如此改进,其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也只有1500马力,跟中国空军的发动机动辄2000马力相比差距很大。在盟军中,有一个观点,认为只有装备超过1800马力的发动机的飞机才能称为先进飞机,这样一来日军的飞机都悲剧了。不得不说日军飞机设计理念是很优秀的,但是发动机成为其永远的短板。

    650公里/小时的速度是日军飞机中不可比拟的,但是比起歼三野马式战斗机那70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来说,第18和第55du li飞行中队的百式司侦就悲剧了,这还是在歼三野马式战斗机的昆仑发动机没有注水加力的情况下。在半年之前,昆仑发动机的注水加力装置已经正式上线,原有的野马式战斗机逐步换装了新式引擎。在通过发动机注水加力的情况下,昆仑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500马力,在短暂的持续下可以快速摆脱追击的战斗机,或者突然发起进攻。

    日军百式司侦中的飞行员只有绝望地看着涂着狰狞大嘴的野马式战斗机慢慢接近。由于是侦察机,只有两挺7.7mm机枪在前方,后座的飞行员手无寸铁。同样由于是侦察机,其机体无法负荷大范围的机动,所以不能像其他战斗机那样俯冲翻滚脱离。一架架的百式司侦在中国空军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