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十三章 香港谈判

由于信仰的原因在蒋介石**后加入了**,所以廖承志的多种背景非常适合来组织此次谈判。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跟孙科的父亲孙中山是紧密的战友,两人非常熟悉也非常信任。

    第一次谈判破裂后暂时没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廖承志就带着孙科在香港到处逛了逛,体验了一下英殖民地的文化。孙科很小的时候就随祖母移居夏威夷檀香山,在檀香山中学毕业后又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所以对英美文化比较了解。但是在香港,则体现出的是中西文化的水**融。无论是西式的教堂还是中式的庙宇都那么和谐的存在于这个小岛上,说英语的人和说粤语的人顺畅地交流着,这一切让孙科感到很着迷。

    廖承志告诉他以前中国人在香港是二等公民,事情都是白人优先。直到日军入侵香港,九龙半岛很快沦陷,英军丢盔弃甲。眼看着香港岛就要遭受蹂躏,香港市民惊恐万分,英军高级军官及家眷已经准备乘坐驱逐舰逃往新加坡。就在日军已经准备渡海的时候中国空军来了。蚊式轰炸机将对岸的日本兵和海中的日本渡船炸得四分五裂,凝固汽油弹四射的桔黄色火焰在香港岛上都能看到,市民欢呼雀跃。

    之后在中国空军的全力攻击之下,日军终于放弃了占领香港岛的企图。廖承志牵头让日军承认了香港不设防城市的地位,英军撤往新加坡,廖承志组织了几千人的警察队伍来负责香港的治安。从此之后,白人看中国人的眼神就不一样了,有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尊重,而中国人的自信心也逐渐恢复了起来,在香港的日常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孙科沿着小岛登上了半山,在这里可以看到被日军占领的九龙半岛,那飘扬着的太阳旗让他觉得很不舒服,虽然他出生在日本。孙科暗暗决心一定要在谈判桌上为中国争取更多的条件,同时他也谈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恐怕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就像中日之间的战争一样。

    几天后,廖承志收到日本谈判代表中村丰一要求第二次谈判的要求。经过几天的考虑,中村丰一已经中国人的态度,来自国内的压力使得高傲的他不得不再次提出条件。日本人放弃了对中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但是其他的条件仍然没有松动。孙科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条件,中日双方开始了唇枪舌战。

    ---------------------

    就在香港谈判的进行期间,羽翼渐丰的第五战区在李宗仁的带领下发动了对安徽中部地区的进攻,目标是战略要地合肥。新编第五集团军从淮南出发,第五战区原有的部队从六安出发,分两路向日军进攻而去。同样在军委会白崇禧的协调下,这一次徽中会战并不是第五战区一个地方的事情,归属江西的第九战区新编第二集团军第四军从九江出发,向安庆进发,攻击安徽南部地区。新编第二集团军的另外两个军在杜聿明的指挥下从南昌出发的一部向鹰潭、上饶和景德镇三个方向进行出击。

    中国空军第二航空军的战斗机负责战场的制空权抢夺的任务,而它的第七攻击机师则负责提供给第五战区的对地支援。当苏北会战的战果传遍全国后,第七攻击机师的那个b29-d对地炮艇机大队立即火了,这种火力怪兽的身影出现在大小报刊之上,杜立特又有活干了,第一将中国人的改装传了,他觉得这是对轰炸机飞行员来说的一件大事。

    第九战区的军队能得到新编第二集团军手中掌握的6个强一天袭者攻击机大队的对地支援,所以较为du li。这也是李宗仁羡慕薛岳和杜聿明的原因,他打报告到军委会,要求尽快为他的新编第五集团军配备陆航部队,这样就不会太依赖空军的对地支援了,那样的话信息传递的线条较长的。

    中**队接连几次的大胜已经严重动摇了日军的士气,再加上中*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