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0 战局内外

点,学生却是难以苟同!”一个二十仈jiu的青年面红耳赤的亢声辩驳,“昨晚在兵部夏大人府上,夏大人曾言,此次王师出征,自然是犁庭扫穴,所向披靡!汉王除了投降,别无他路可走。对此,学生窃以为是也!年兄所言,实实不通之至!”

    青年话音一落,便引起了几人的附议,一个个慷慨激昂,显然十分赞同青年的观点。

    青年对面的一名约三十多岁的人却是面含冷笑,不屑的摇了摇头,说道:“书生之见!若如贤弟之言,汉王自知必败,却为何仍要起兵?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平安王爷岂不是更好?因此,依学生愚见,汉王既然起兵,定然有自己的底牌!陛下虽然亲征,却也不是朝夕间便能平定的!”

    一时间,众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宣德皇帝出兵已经五天了,按大军的行军速度,此时已经过了天津卫,正往济南府进发。乐安地处青州,大约再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大军就能抵达。

    对于此番御驾亲征,平定汉王之乱,京城中的言辞虽然多,但却都有一个共识,那便是汉王必败,王师必胜!争论的焦点却是集中在过程上,一方观点认为,此次御驾亲征,自然是犁庭扫穴,所向披靡,王师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将叛乱平定。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如今天下承平,百姓安居乐业,谁没事不想过个太平日子呢?况且,汉王叛乱,无论大义还是名分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没人会支持他。

    而另一方却觉得,王师虽然能够获胜,但过程必然不会轻松,汉王既然敢于起事,自然是有万全的准备,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不一定呢!至于这所谓的意想不到的事情,自然是有些坐不住的王爷们响应汉王,届时狼烟四起,谁胜谁败又有谁能说得清呢?别忘了,成祖爷的天下可就是这么来的!成祖爷崩了可不到两年的功夫,他老人家的事迹可是深入人心的。

    当然,怀着这种心思的人虽然不少,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但又不甘心自己的观点被驳斥,因此,一番争论自然是免不了的。至于何时才能尘埃落定,就要看此次战争的结果了。

    不仅是街谈巷议,便是在各个衙门之中,也有这两种观点出现。王昱所在的吏部自然也是不能幸免,不过王昱知道结果,但他不想卷入这种无谓的口舌之争上,除了严令自己治下的考功司不得胡乱议论之外,还与其他几位郎官交换了一下意见,几人一起动手,整肃吏部,才把这股子歪风给压了下去。在六部之中,吏部竟然是最为安生的,倒也是意外之喜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可能是时间长了,京师中的舆论也渐渐转变,御驾亲征汉王的战事虽然依然是头等大事,但谈论的人却少了很多,毕竟偌大的京城,乃是帝国的忠心,值得关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阵子舆论的风向主要集中在监国的襄王身上。按说,襄王早就到了就藩的年纪了,但先皇刚刚登基不过半年的光景,便突然驾崩,根本来不及安排这些事情。而宣德皇帝登基以来,遇到的事情也是不少,在加上太后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这一来二去的就拖了下来,一直到现在,有遇上了汉王谋反的事,襄王再次监国,如此看来,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襄王才能顺利的就藩呢。

    当然,眼下这种情况,襄王是乐意见到的,就藩之后,就只是一个闲散王爷了,整天只能呆在王府之中,就是想出城踏个青,都要经过当地官府的批准,简直是毫无自由,谁愿意过这种犹如坐牢一般的生活呢?素有雄心的襄王当然也是不愿意的!

    这位襄王,似乎别有怀抱啊!王昱自然也清楚最近京师的舆论走向,实际上,以此时王昱的地位,什么消息都瞒不过他去。因为主宰天下舆论方向的不外乎是六部的郎官主事、六科给事中、翰林院、各道监察御史以及国子监这几个地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