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回 国运

    崇祯继续点头。

    “天子亦当守法,臣子亦当守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毛文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是死也不该这样死去!魏阉在时毛文龙可曾立生祀?不曾。斩杀他之袁崇焕可曾上书魏忠贤要求立之?读书人曰督师明哲保身之计尔,好吧,就算这样。但那断然拒绝者却是故作清高其实有心投靠阉党么?”

    “这袁崇焕!”

    “袁崇焕如何,有国法在,天子守法办事,上行下效,天子说斩,臣子逢迎说剐,百姓无知说好,数十年寒窗,为大明也日夜操劳,人或有私心,却不是他的死因!天下何人又没有私心?帝王如果威严有度,便是有人以险求名也不至于事情败坏至此。”

    崇祯想说话,沈烈瞪着他:“回想辽东局面,根子在你!”

    崇祯口不能言,惭愧无比。

    “大明腹地流寇横行,少用些书生意气之人。对内凶残对外仁义,简直不之所谓!”

    沈烈想到流寇将灭的时候,大明内部却再次倾轧起火,还有文官为所谓仁义大道养虎为患,致使流寇复生,中原终于糜烂不可收拾,加上后金作乱,于是大明倾覆。便是没有魔戒,这些混蛋也该千刀万剐才是。

    想到这些,沈烈回头看看在后面冷风中满脸激动身形却飘摇的孙承宗,那才是大明最后的栋梁之才,心中打定了主意。一直到了宫内,文武再拜,沈烈不甚其烦,他对大明的文官实在没什么好印象,对朝廷上穿着得体没有武人气息的所谓武将也没什么好脸色,这帮官僚可以说是大明最终的掘墓人之一,包括他们的祖祖辈辈。

    不能全怪他们,但是他们的责任巨大。封建社会的帝王也不是真的富有四海,体制的约束和官场势力的压制下,他更多的是恰到好处的平衡而已。开拓的雄主又能有几人?沈烈想自己坐在崇祯的位置,没有这身匪夷所思的本事的话,未必如他。

    深宫孤坐,疑神疑鬼,权臣倾轧,太监捣鬼,奏折俱是荒唐言,捷报都是骗鬼话,想想这末世简直够了。

    不过现在,有自己的出现坚持了崇祯的帝位正统,也扶持了孙承宗的超然地位同时又直接从源头压制了他可能的野心,内有不太可能变得魏忠贤似的王承恩,外有现在肯定忠心耿耿的关宁军,大明还是有救的。挨过着什么冰河期吧。

    比起治国,他们用心正的话,宦海浮沉多年的本事哪里是自己能比的?眼光可以超越这个时代,但是步伐怎么能超越手段如何能超越呢?自己来搞,大概要杀光了天下臣子才能政令顺通,自己也就是个大忽悠而已。

    看着明宫粉黛长墙琉璃明瓦,飞檐走壁勾心斗角,气派万千,汉家文明的辉煌余光在冷风中一闪再闪,终于还是坚持了吧,可惜只是这个时空层,真想看看数百年后大明之后会是什么样的中国,是唯一的帝制?征服了广阔的天下?还是在外来体系影响下的君主立宪?朱家万代吧?

    不管怎么说,总比那个拿了海军军费开派对的老娘们好的太多了,可怜李鸿章那样的逆天强人缝缝补补又十年后还是没落了,且还落了个罪人头衔多年才摘去!

    嘴角似笑非笑的,坐在崇祯龙位之侧沈烈要下面的人全闭嘴。只留下了心里呼唤老天开眼的孙承宗,和王承恩。殿前武士们上前封锁了宫门,冷眼看着下面的文武,接触帝国核心的小人物们有他们的职业道德,不会胡说八道朝堂内斗的事情,但是他们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爱憎因为纯粹而分明。

    看孙承宗被岳武穆所重,他们当然开心,看那群一天到晚扯几把淡的王八蛋被冷对,他们更开心,神灵在上,胆敢触犯格杀当场!一群家伙虎视眈眈的等着这群王八蛋不听话,不过他们失望了,那群贼溜溜的人精隔了五百年都能嗅到风向。

    现在小心翼翼的很,乖着呢。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