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2回 奏折

影响,骏马不是非常的疲惫。眼神依旧炯炯,而且因为热流这种不为外人知的感觉,加上好马选主,李嗣业的这种照顾和凶悍已经折服了这匹才跟了他不久的良驹。

    李嗣业停下,气喘吁吁跟上的护卫们也停下了。

    周遭,后面的叛军跑着跑着,突然看到前面出现了这个杀神,顿时慌乱不堪,后面的唐军正稳扎稳打的减速不提,高仙芝的一股人马又冲了上来,漫山遍野的叛军余部顿时无助起来,胆怯的看着战场中心的李嗣业,边缘的悄悄的向着野地里跑。

    靠近的则傻眼了。

    李嗣业手按着还在滴血的陌刀四顾了一眼,摇摇头,居然有很多是异族面目,他实在无心招揽,自己的安西兵马已经要到了,河北一带,这等异族也不该在此盘踞,干脆放他们滚,一是少了麻烦,二是给了安禄山负担。

    想到这里,李嗣业圈马回头,带着人向着已经回合白晓德的高仙芝而去。

    双方在战场隔了里许就相识大笑起来。

    高仙芝道:“安胡胆寒矣。”

    “小丑也敢谈兵事?”李嗣业哈哈大笑,再回头看看已经成为了黑点的安禄山,李嗣业道:“此战之后,气运尽回,叛军就是再鼓余勇,也不过一阵而溃的下场。高帅,这些杂兵无须再赶,由他们滚回去再来,也免得兄弟们追的辛苦。”

    高仙芝点头,大唐真正的名将一瞬间就明白李嗣业心中的计算。

    随即,金声响起。

    唐军尽数脱离战场,向着潼关方向缓缓而退。李嗣业归于大军时,全军军将无不高呼李将军无敌,今天李嗣业的冲阵气势他们可是看的清楚的很。

    荣王也亲自下关出来迎接。

    关下,有安禄山叛军一万余被拘禁于前。荣王不言,高仙芝看向一向足智多谋的封二,想不到封二却问这次战役中,就算立下大功,威望第一的客军李嗣业。高仙芝愣了一下,再看看边令成也是如此,他忽然看向了荣王。

    荣王正眼巴巴的看着李嗣业。

    高仙芝心中一声叹息,最后一道心理障碍也去,他直接问道:“嗣业,你当为主将,你说该如何?”

    荣王也点头:“李将军当为主,请李将军做主,本王只为潼关一兵卒。”

    李嗣业也不客气了,这些都关系到日后的计划安排,他笑了笑:“除汉人之外,胡儿尽数杀之,以免祸乱河北。留下一胡回报安禄山,某不日进军,安西河北决战在即,切莫再如此无能,妄他偌大名头,不堪一击,害某不能尽兴。”

    城下兵马立即出动,将汉人拉出,将河北叛胡除一人之外,尽数杀之。

    血流满地,胡人至死只敢哀求不敢反抗。周遭的河北汉人无不心惊胆战,李嗣业扬声道:“安禄山假托清君侧,实则反叛,尔等无知被蒙,荣王仁心宽厚,才留活路,今放尔等回去,来日安禄山再聚兵马,若是有心,结交朋党于军中,臂扎黑巾,临阵反戈!不然,下次相遇,必死。”

    边令成喃喃的道;“哪里有当众安排内乱的?”

    封二笑道:“嗣业不过是令河北汉胡对立,军心就此大乱而已。这等汉军回去之后,安禄山杀则失去民心,不杀,则要日夜防备间隙渐生,安西兵马至,鼓噪而进,对阵之时,必有变故。”

    高仙芝也点头同意封二的判断。荣王只在一边默默有心的记着李嗣业行军判断的一切手段,但他知道,有些手段也就李嗣业使得。没有武勇名望相配,有些手段不过白费。

    城下涣散叛军顿首谢荣王,和李嗣业,然后搀扶而去,李嗣业令潼关外,结一大营,和潼关成犄角,相互照应,随即令亲兵急速向安西去,看兵马何时会到。

    留于潼关前,向着前方打听叛军动静的骑兵到了晚上回头,回报李嗣业:“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