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回 错乱

    李嗣业迟迟没有能真正的出现,潼关守军战力急剧下降,有几次甚至已经被胡儿们攀上了城头,这个时候的潼关守军已经不是在用身体作战,他们是在用意志作战。

    但是,在安庆绪看了也不过是强弩之末。

    他怎么也想不到潼关内发生的一切。

    大唐皇帝坐镇其中,甚至还在危机时刻亲自冲锋手刃数个胡人,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潼关后的十万啊,整整十万安西精锐居然在埋头大睡,不闻不问!

    不是他们丧尽天良无君父,而是皇帝陛下的严令,以及长安子们的恳求。

    陈玄礼已经也杀到了潼关来,他对折冲说:“等我死了,你再上来。安西军不动。等待反击。”

    而武德皇帝说:“就算朕死了,李将军不至,安西军也不动!”

    安西军上下对这样的君王再无任何挑剔处,过去还认为荣王虽然很有种,毕竟是李将军扶持的,安西军这些大老粗难免有些看不起,心中自然更看不起长安那些部队,可是直到今日,厮杀几天了,潼关上断臂的长安子都在鏖战不退。

    皇帝都亲自上阵,且声明不显,一切只为了最大可能的消耗河北人马锐气,等待李嗣业迂回而来。

    这样的皇帝古今未有。

    大兵们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些优秀的士兵们也坚决的服从了命令,只有折冲的强力要求下,皇帝才允许五千安西老兵上前,作为自己的亲卫一起厮杀。长安军厮杀几日来,的确也吃不消了,就算还能战,但是人力有时尽,伤亡也太大了。

    当然伤亡更大的是胡人。

    不过这摇摇欲坠的潼关就像世上最美丽的诱饵,谁也舍不得放下。

    杀红了眼的河北人马已经不想再退,他们的口号是打到长安去,而分出的向南掠夺的骑兵们也带回了一连串的好消息,整个南方现在也乱了,惶恐不安的很。

    安庆绪只认为李嗣业在长安出了事,不然整个南方怎么也如此的失去了控制?

    想到此处安庆绪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分出五万骑兵一直向南,把天下搅乱,到处流传李嗣业作乱的消息,自己则大力攻关。

    “明天,明天的此刻我要登上潼关!”安庆绪这是第三次,他自己认为也是最后一次说了。

    几日的厮杀消耗了很多的胡人精锐,那些部族的精锐伤亡之后,那些首领们说话的分量也少了很多,队伍中的绝对力量对比已经改变,河北人马已经在安庆绪的统治下,再次成为了一体,目前看来气势如虹,因为气势已经到了顶峰!

    但汉人有句话,盛极必衰。

    明日再不下潼关,后日的话,那么会怎么办?

    就在当晚,折冲叩见陛下,恳请换防。陈玄礼带伤不许,君前力争,折冲怒了:“将军欲为忠诚之名陷害陛下?”

    陈玄礼气的吐血折冲却只在大骂:“是我欲争功?”

    武德皇帝只好劝左右,高仙芝和封常青也请见陛下,高仙芝和封常青对这样的陛下也心服口服了,两名宿将上前争辩:“此生能跟随如此圣君已无憾无恨,陛下若是再如此,老夫等不惜兵谏了。”

    一句话说的武德皇帝哭笑不得。

    知道安西军上下已经忍不住了,不过这种兵谏和历代不同,能得将领军兵这等拥护,当真是欣慰至极。良久之后武德皇帝只能答应。

    高仙芝也说的有道理,他认为到这个时候,安西军在上,换上充足人马,河北士气必定瞬间跌落。

    河北人马的心理他们全知道,可以说从开始到现在都是按着李嗣业的章程在打的,所以全盘清楚那些笨蛋在想什么。

    他们看到潼关守军援兵到,必定认为李嗣业真的要来了,肯定会慌张的。

    那样的话也好打的多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