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前话农事

今年红薯开始收了没?”

    “红薯都是在咱们自己的农场播种的,还没有大规模收呢。不过产量非常好。整个大理郡山坡地非常多,平均每家都有十多亩,如果红薯推广开来,山坡地上全部播种了,恐怕每家能多收个三两万斤的红薯,仅仅红薯和南瓜就能让百姓过上温饱的生活。”李永勤由衷的高兴。

    “推广是一个个慢慢的过程,收红薯的时候让附近的百姓都去看看,宣传队的人也宣传一下红薯的好处,依旧是登记领苗,年底的时候一定要返还东西,不能白白的领。”刘宇说。

    吴有才道:“还是发给耕作好手们,尤其是接受过咱们培训的人。”

    陆文机最近整理了一下资料,大理城附近的农场都被折腾的不像样子了,那里老百姓自家只有十多亩山地,水田都是租豪族们种的。

    “将军,我看可以在大理城周围进行推广,这里比其他的地方还要穷,如果一家种十亩红薯真的能吃饱饭那就太好了。”陆文机说。

    “放心吧,别说种十亩,就算是种五亩温饱都没问题。你组织一下人手趁早开始宣传,种红薯的人家最好年前就统计出来,顺便让大家把地都耕了,只等来年发红薯苗。”

    对于红薯刘宇有一百个自信,产量高,适应性强,抗旱耐劳,产量高。而且果实多用,人吃饲养牲口都行。所谓清朝的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靠着红薯的普及老百姓饿不死了而已。

    “那水稻不普及了吗?”李永勤问。

    “水稻当然要普及,不过它的意义不大,普通水稻只要管理和fei料跟上亩产七八百斤也不费劲,只是大家欲与管理罢了。如果永勤有水稻培养的人才可以多找几个,让他们想办法提供水稻的产量。另外高粱,青菜等等都可以鼓励大家多多的种些,反正人吃不了就喂养牲口。”

    吴有才也提了很多的意见,普通农村依旧发展的是一家一户农业,种田,种菜,养猪养羊,养牛。当然适当的鼓励一些农民进行专业化生产,比如白城就出现专业养ji的农民,养的ji蛋提供给乡勇军做早餐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