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059章 临时切磋

是我的侄儿嘛。

    他仍未用兵器。这自然是老头子教导有方。

    宋阀诸人都知其威名(或凶名),倒不觉他托大。有人认为他并不会使用兵器,因为他全身上下无一处不可作为兵器。

    凌风早在考虑要使用什么武功好,自己还真不会什么特别的武功。

    他这个化名“明宗越”在时未寒《偷天换日》系列中可是boss级人物,独门武功为流转神功,借力打力超牛叉。那他这个冒牌“明宗越”该用什么来呢?

    思来想去,还是无耻地盗用也不知是否由武当张三丰真人所创的太极拳。

    关于流传华夏的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5种不同的说法。

    虽然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华夏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出陈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之说。

    总的来讲,太极拳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华夏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

    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了许多的流派,有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五大派系,并称为“五式太极拳”。

    在华夏,上点年纪的老爷爷、老太太都能耍上两手太极,但多数并非纯正的武学,只是借助缓慢而合乎科学机理的动作来平静心神,充其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真正的太极融合了“易经”“中庸”与“理学”,并把拳架功法、散手打法、技击、推手和十八般器械熔为一体,如双剑、双刀、双锤、棍、枪等均可按套路顺序得心应手地施展招势,无需另学器械套路。

    凌风自然没资格继承人家的正统太极。但要说自创太极,就有些可笑了。他对传统文化虽有所涉猎,但哪有这份才情?

    只是他知道的道理多,太极的基本招式在中学都有学习,配合他现在的修为和见识,要创出一盗版的太极来还不成问题。

    简言之,把握几个要诀:以柔克刚,以慢打快,以静制动!

    宋师道左手在剑鞘上一按,嗤的一声响,长剑在剑鞘中跃出,青光闪动,长剑上腾,他右手伸处,挽住了剑柄。这一手悦目之极,而左手一按剑鞘,便能以内力逼出长剑,可见其内功已有相当的火候。他捏个剑诀,恭请凌风指教。

    宋阀门下大声欢呼,为少主喝彩,宋鲁亦目露欣然之意。

    凌风缓慢走到场中,未如以往发挥出超人的气势,而是站定后,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正是太极的起手式。

    众人都露出讶异的神色,这种软绵绵的姿势是什么功夫?可挡得住锋利的长剑?

    对面的宋师道丝毫不敢大意,凌风那不败的战绩绝非作假可得。何况,先天高手不惧刀剑实在再正常不过!

    他神情静如止水,跨前两步,双眉一轩,一剑自上而下直劈,真有石破天惊的声势,速度和力量均不同凡响。这招简单的“独劈华山”却是试探凌风而来。

    凌风正后悔,他这太极拳有了一定雏形,但只想了数日而已,而且每天得陪宋月媛研究造人的大计,哪有多余心思细想?

    以拳接剑,确有些难为。

    但事到临头,不容半点退缩,他体内易筋真气流转,受这一剑的劲风所激,青衫立即鼓舞,面容肃然,一派出尘之意。

    换作从前,以他的步伐绝对可避过,再以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