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章 陕西巡抚林则徐

子们都知道来的是今科第一名,于是纷纷前来结交,但李元宏知道这些新科举人们个个眼过于顶,遇到一起不是斗诗就是论文,自己这个冒牌的解元恐怕还没张嘴就露馅了,于是一到客栈便向众举子推说自己一路劳顿,不能奉陪了,倒在床上蒙头大睡。

    第二日就是举子们期盼已久的鹿鸣宴了,这鹿鸣宴将由本次主考的正副考官,监临,学台等高官参加,甚至连本省的巡抚也会来凑凑热闹,席间虽然上的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能跟本省的大官一起吃饭,举子们要的就是这个荣誉。

    鹿鸣宴设在与贡院只隔一条街的省学府,傍晚酉时,所有举子们就赶到了学府,大概有四十多人,李元宏不禁咋舌,记得前来应试的时候有好几千人哪,怎么中举的只有这么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录取率只有几百分之一。

    进了学府,各个举子纷纷落座,李元宏被安排坐在所有举子的前面,面前已经摆上了几道荤素菜肴。

    正副考官,同考官,监临,学台等二十几人也分别落座,举子们行谢恩礼,其他仪式也有条不紊的开始了,一番忙碌后,正当举子们以为可以开吃的时候,忽然从辕门传来一声高唱:“巡抚林大人驾到!”

    正副考官和学台急忙站起身来前去迎接,而举子们也纷纷站起,以示敬意,他们对这位传说中的虎门消烟的巡抚可以说是敬佩已极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道光皇帝革职,发往xin 奸g伊犁,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被重新启用,先署理陕甘总督,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今年四月,实授陕西巡抚。

    来自现代的李元宏,虽然历史学的一般,但对这位虎门消烟,指挥抗英的民族英雄却是如雷贯耳,如果说其他举子是敬佩的话,而他就是顶礼膜拜了。

    林则徐迈着方步缓缓进入会场,他身着二品锦鸡补服,一根花白斑驳的辫子一丝不乱的垂在身后,身材虽然略显单薄,却挺的笔直,脸上被日光晒的黑中带红,皮肤粗糙的好像榆树皮一般,而且褶皱极多,要不是他身穿官服,李元宏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老农民就是那个叱咤风云的林则徐。

    林则徐扫了一眼会场,目光犀利却又透着柔和,清了清嗓子,微笑道:“今日老夫也前来凑凑热闹,讨大家一杯喜酒,大家不介意吧?”

    举子们没想到这位巡抚大人第一句话竟然开了个玩笑,而且语气平易随和,不由都呵呵笑了起来,有胆大的举子高声叫道:“抚台大人,酒不能白喝啊,都说您的诗词享誉文林,您就现场做一首来充酒钱吧!”

    敢拿巡抚开涮,这人胆子也够大,不过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无论举子们如何胡闹,都没有人反对,当下其他举子也都高声附和起来,场面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林则徐呵呵一笑,抬手压了压,扬声道:“好好好,今日你们是东道,老夫就听你们的,诗词充酒钱也是一段佳话嘛,不过切莫传将出去,否则别人都以为咱们陕西已经穷的连巡抚的酒钱都管不起了,容老夫斟酌片刻!”

    一阵笑声后,林则徐踱着步吟道:“程门薄衫常立雪,

    阡陌牛角再挂牍,

    金卷玉笔叩天问,

    披麻裂土点江山。”

    “好诗!”众学子哄然叫好,林则徐这首即兴所作的诗,既把学子们辛苦读书描写的惟妙惟肖,又为学子们展开了一幅金壁辉煌的前景,让所有举子们在心酸之余又兴奋不已,同时又为林则徐的才思敏锐而佩服十分。

    李元宏不会作诗,当然也不知道这作诗难度的高下之分,加上他一直为舞弊中举而惴惴不安,诗中展现的做高官一展宏图的景象丝毫没有打动于他,所以他却没有露出欣喜的表情。

    林则徐看了一眼坐在第一排的李元宏,端起一名监临敬上一杯清酒,一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