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4故友

子,庄中执政,现在在寿州团练使朱延寿麾下行事的王俞王退之。他看到走来的身着四品绯袍,腰系犀带的吕方,脸上露出一丝又是愤恨又是嫉妒的神色,一闪即过,脸上立刻又是一副欢喜的表情,抢下堂去扶住吕方,口中笑道:“任之何必如此多礼,王吕两家是通家之好,你我昔日在庄中之时便如同兄弟一般,何况如今你是一州刺史,四品大员,官位远在我之上,我又如何受的起你这一礼呢?”

    “吕方虽然如今身为一州父母,但却不敢忘了出身,王兄是庄中执政,自然是要拜的。”两人脸上都满是笑容,把臂一同上了堂来,分宾主之位坐下,倒好似平生好友就别初见一般。

    吕方吩咐手下送上茶水点心,心下却在打鼓:“方才徐二说王俞来访问与我,陈允百般探听,他却只是打哈哈,并不吐露半点消息。此人当年在庄中便城府甚深,我随安仁义下丹阳之后,此人便凭借徐城扑捉使,屯田使的官职,招揽四周豪杰,收揽人心,搞得好生兴旺,将吕家逼得透不过气来。后来清口之战前,淮上震恐,我借机派陈五和吕雄二人到淮上募兵,将他手下势力狠狠的咬了一大块下去,听淑娴说,此人也甚是恼怒,可他现在却半点也不提那件事情,想必是有他事相求,才先隐忍下来。”

    吕方正思忖间,那边王俞却大声赞道:“任之果然非寻常人,那次我等一同攻下濠州,你便将官位功劳都让与我,领了两百人便南下丹阳,不过数年功夫,便已经是四品大员,愚兄已是望尘莫及呀。”

    吕方笑道:“若无退之在淮上替我护卫乡里,教训子弟,我又如何能在这里全心效忠朝廷呢?你我兄弟都是一心为朝廷官家做事,官职权位都不过是浮云罢了。”

    王俞脸上掠过一丝乌云,显然是想起了吕方遣人在淮上招募士卒的旧事,这事后来让朱延寿知晓后,狠狠的斥责了他一番,让他万分狼狈,可此时却作不得,只得收敛心情,强笑道:“任之对官职权位看得如此之轻,非愚兄能及呀。”

    两人闲扯了几句,吕方耐不住性子,便直接问道:“退之今日来访,却不知所为何事?”

    王俞听了吕方的问话,脸色一整,肃容道:“王某今日前来,却是受了主上寿州团练使朱延寿朱使君的钧命,前来拜访任之。我家主公久闻兄弟大名,早有结好之心,却没有缘分,今日派愚兄前来,便是为了此事。“说到这里,王俞从怀中取出一张白纸,递给吕方道:“这些是朱使君的一点心意,还请贤弟笑纳。”

    吕方听了一愣,这朱延寿说久闻自己大名,那倒是有可能,毕竟自己在董昌之乱时,在淮南军的战绩也算的上优异。若说早有结好之心,那就是胡扯了。他接过纸片,立刻脸色微变,抬头笑道:“朱使君这般大礼,在下如何生受的起。”

    原来这礼单上别的倒也罢了,不过是千贯钱,数百匹绢,一些金银器皿罢了,最紧要的却是上等战马五十匹,具装铁甲五十领。虽说自从隋朝灭亡后,具装铁骑便已经衰落,想必朱延寿拿出的这等具装铁甲也不会是昔日那种人马俱甲,刀枪不入的铁甲怪物,最多是马匹头和胸口有甲胄防护,可这样的装备在唐末也是稀罕的紧,更不要说能够承载这么沉重披甲骑士的战马了,也怪不得吕方这般答话了。

    王俞笑道:“受得起,受的起,我家主公说任之受得起,自然任之便受的起。”

    吕方随手将那礼单递给身边的陈允,笑道:“无功不受禄,这般大礼,退之若不将朱使君的意思说明白,吕某无论如何也不敢收下这等大礼。”

    王俞笑道:“清口一役,我家主上以弱胜强,大破宣武葛从周,甲杖辎重所获山积,那些战马甲杖不过是区区之数罢了。任之位处枢要,拿上这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王俞弯弯绕绕的说了半天,吕方总算明白了其来意。原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