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2曲意中

谨明自守之人又岂会这般行事?依此人的性格,见小利则忘义,就算有些小伎俩,迟早也要落入我的瓮中。

    威武军节度使府,明堂之上,一人身着圆领官袍,身形魁伟,隆准方口,生的极有威势,端坐在当中座之上,正是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只见他脸上满是笑意,倒好像个与儿女亲家来访寻常人家男主人一般。

    王押衙,听说你本是汀州人氏,后来才投入吕节帅麾下?

    回王相公的话,某家的确本是汀州人,后来蒙主公恩典,积功至于押衙之职!听到王审知询问,王道成赶紧起身作礼,他此次受吕方之命,作为使节拜见王审知,可谓是身负重任,他本是汀州人,以前还算是王审知治下百姓,积威之下,行礼更是端方。

    免礼免礼!你我既是同姓,又是同道之人,算来也是一家人了,这礼数就免了吧!王审知的口气越亲热起来:你这番回来,也算是衣锦还乡了,两浙土地肥沃,人物殷盛,较之福建是远胜了,吕相公领着千余兵士渡江,不过数年功夫,便打下这般一片基业来,王某是佩服的紧的,有机会还要好好亲近一番。

    王道成口中连道不敢,也不知他口中的不敢是指说不敢与王审知是一家人,还是替吕方说不敢,他临行之前,吕方还将其招到面前,细细叮嘱了一番,自己也深知责任重大,深怕说错了话,节外生枝惹来麻烦。

    王审知又寒暄了几句,待场中气氛融洽了不少,方才笑着问道:吕相公如今受命节度两浙,我和他也算是邻道了,却不知今日王押衙来,受什么托付呢?

    王道成见已经到了正题,赶紧收敛精神,站起身来,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好的帛书,双手呈送了上来。身后早有侍卫接过帛书,转呈上来。王审知接过书信,查看过印信无错,方才打开书信,细细浏览,过了半响,方才抬起头来,此时他脸上早已没有了笑意,沉声问道:吕相公临行前可有交代过押衙什么事?

    主公让末将带话,说他虽然自起兵以来,多有攻战,可多半是为形势所逼,自保而已,只因这乱世之中,若想自保,就必须强大,结果反而得先制人,是以杀戮甚多。如今他已经据有两浙之地,足以自保有余,只想保境安民,不欲再动刀兵。王道成记性甚佳,竟然将吕方所交代的话一字不错的背了下来,说到这里,又补充道:主公最后还感叹:我这么说,只怕世人多半笑我,不过王相公乃当世豪杰,定然理解某家的苦衷,不以虚伪相责。

    王道成将吕方所交代的话语说完,便安静的站在一旁相待。只见王审知听完后,脸上生出一股奇怪的神色来,有几分是戚然,又有几分是无奈,最后变成了一种了然,王审知轻声叹道:好一个形势所逼,好一个保境安民,好一个吕任之!王审知喟叹良久,脸上神色似喜似悲,过了半响方才道:王押衙,你且回到驿馆歇息,过两日某家再回复与你。

    王道成虽然不知道吕方在心中写了什么,竟然自己说了几句话,王审知便这般失态,于是压下心中疑问,见礼之后便转身离去。

    待到王道成离去,王道成慨叹了一声,将:颜先生,你且看看吕任之的来信。

    立刻从厢后走出一名青衣士子,却是王审知的谋士,姓颜名嵩,此人本是北方士族,黄巢之乱后流落至福建,王审知所部本多是北方人,占领福建之后,虽然对当地土豪颇为优柔,但内心十分防忌,此人饶有计谋,又是孤身一人,在当地没有什么势力牵扯,也不是出身王审知军中,所提出的意见往往十分中允,所以王审知以之为记室参军,十分信重,方才王道成在外,他就让这颜嵩站在堂后小心观察,待王道成离去方才让其出来。

    颜嵩拿起帛书,细细看了起来,看毕后叹道:这吕任之果然是天下枭雄,能进能退,他能出钱赎回我家扣留的马匹也就罢了,居然还主动提出将温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