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70天崩2

,一旦遭到多方面的同时进攻,很容易出现四面受敌,尾不得相顾的局面,以朱温的战略眼光,他难道没有现这些吗?就算是为了塞他人之口,他也至少要将朱友恭、蒋玄晖这两个直接凶手当做替罪羊交出来,难道他舍不得?吕方摇了摇头,他可不记得历史上的朱温有这么温情脉脉。

    “吕郎,天子驾崩,我们为人臣得自当依制守孝,寄托哀思。”一旁的沈丽娘再也忍受不住,开口说道,她出身世家,受过的是极为完整的儒家教育,做出的反应自然和吕方这种穿越者截然不同。

    “沈夫人说的不错!主公为朝廷大臣,在这方面须得为两浙万民表率。”陈允也表示赞同,的确,既然吕方对两浙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来自于唐王朝,那么现在依制守孝就是一种义务。

    吕方却好似没有听到沈、陈二人的话语一般,只是低头思忖,右手下意识的敲击着座椅把手,熟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思考什么难以决定的事情的表现,也不好打搅他,陈允低声吩咐那信使先退下歇息,然后静静等待吕方思虑。过了半响,吕方突然抬头问道:“你们说朱、蒋二人弑君,那朱三是否知情?”

    “朱三那逆贼定然知情,否则谁敢做下这等大逆不道的勾当!”不待陈允应答,沈丽娘便咬牙切齿的答道,受过正统教育的她对于朱温这等出身叛军,又弑杀天子的藩镇军阀没有半点好感。

    吕方点了点头,目光却接着转向还没有表态的陈允,陈允又考虑了片刻,方才答道:“下官却有些糊涂了,按说那朱温已经将天子迁徙到洛阳,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又何必做出这等授人以柄的愚事来?可要说朱温什么都不知道呢?又决计说不过去,这等灭门的勾当,若无朱温的授意,又有谁敢下手呢?”

    “不错!”吕方点了点头:“依某家推测,乃是那朱温年岁渐大,功业渐成,便耐不住性子,要亲自尝一下天子的滋味,加之今上英明果决,又正当盛年,朱温见之颇有猜忌之心,只怕自己死后,子孙控制不住,反为其所制,流露出了弑君之心,属下小人见状,便行那侥幸之事,想要邀宠,所以才出现这般情形。”

    陈允迟疑的点了点头,吕方的推测虽然大胆,可和考量一下,竟然没有一处不相符的,的确这被弑杀的天子虽然自从即位以后,势力渐衰,但是较之他的兄长僖宗皇帝胜过百倍,在他的手上不但扫除了秦宗权、孙儒、董昌这等谋逆大寇,而且根除了宦官这等缠绕了唐代百余年的巨祸,并且多次企图重新控制各处藩镇,至于最后失败,只能说黄巢之乱后,唐王朝便已经失去了全部的生机,这十几年来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在这点上,后世史家是有共识的,在他的谥号上便可以看得出来,“昭”字虽然及不上“文、武”这等美谥,可作为一个末代皇帝,能够得到这种谥号,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那主公以为我们当如何应对呢?”陈允自然知道吕方说这么大一番话不会是无的放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决定该如何从这一剧变中获取更大的利益,对于吕方那种神奇的从芜乱无章的表象中敏锐的现世事展的脉象的能力,他早就佩服的五体投地了,镇海军中那么多将佐愿意奉其为主君也正是这个原因。

    “既然今上已经被人弑杀,朱温也五十有余了,想必其篡位的日子也不远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找到镇海军在这个乱世中的位置。”

    陈允立刻就明白了吕方的意思,朱温既然要建立新朝,那么吕方能选择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把朱温当做篡唐逆贼,加以讨伐,自身就可以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另外一条路则是向朱温表示恭贺,并派出使臣求取官职,成为名义上朱温的下属,实际的政治实体。虽然吕方所控制的两浙与朱温的地盘并不接壤,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不会和朱温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但由于其余的南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