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20劝进

军士都是亲军士卒,若要平叛,一纸书信即可,岂会弄得府中乱成这般模样?大郎你说奉了老爷之命,可有书信为凭?若无凭证,还是稍待,等到老爷来了,再做评断!”那妇人也是个聪明人,已经看出了徐知训行动的诸般破绽,也颇有胆魄,居然手无寸铁也敢挺身而出。

    “这个----”徐知训被那妇人一席话驳得哑口无言,一时间居然忘了如何回答,那些本来准备挟持史太夫人和杨隆演的士卒见主上这般,也不禁犹疑了起来。这时,突然闪过一人,冲到那妇人身前,手起一刀就将其首级砍了下来,正是薛舍儿,只见其指着地上尸首,厉声喝到:“徐虎谋逆,为他说话的便是附逆,当以同罪论处!”

    屋中众人见状,不由得噤若寒蝉,那杨隆演本已经止住哭泣,见面前突然横尸当地,血溅五步,顿时吓得昏厥过去。史太夫人虽然强自支撑住了,但也止不住双手发颤。徐知训见状不由大喜,起身道:“正是,舍儿,快些扶大王和太夫人上路。”

    薛舍儿点了点头,这时身后上来一人,身着青衣小帽,在一众披甲持兵的军士丛中显得尤为显眼,对史太夫人拱了拱手,笑道:“太夫人,这广陵城中此时便如同覆巢一般,留之者亡,出之者存,还是莫要耽搁,快些随公子走吧!”

    史太夫人此时已经没有主意,突然看到李俨出现,虽不知晓为何此人突然出现在这里,但也好似落水之人突然抓到一根稻草一般,死死抓住不放,哭道:“如此末世,此番妾身若能保得母子性命,自当青灯古佛,不问世事,只求来世福报,今日事便拜托李金吾了。“

    “万事在我,万事在我!”李俨连声道,此时士卒已经寻来了一只乘舆,将史太夫人母子二人装了,便赶忙出府去了。

    徐知训一行人出了王府,来时徐知训约莫有百余人,可出府却只有五十余人,其余的多半是看到有财货可以劫掠,便四散劫掠去了。此时薛舍儿也顾不得收集手下,便抬了那乘舆一路向北门去了。约莫过了一响功夫,众人便到了北门前,徐知训令手下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身上衣着,平息了一会呼吸,才领着手下向北门去了。

    北门校尉远远的看到一行人赶过来,赶紧下令手下摆好拒马,派人前往盘查,刚过了一会儿,便看到一名手下都头飞奔了过来,禀告道:“校尉,徐大公子要出城!”

    “徐大公子?就是那个混世魔王?”北门校尉不由得惊讶的长大了嘴巴,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呵斥叫骂声,显然不知什么原因,已经有冲突发生在守兵和那位大公子之间了。

    “快,快!”那校尉赶紧跑了过去,只见徐知训站在行列之首,身后站着数十名披甲军士,簇拥着一只乘舆,四周环绕着十几名城门守兵,为首的正是他的副手,正被徐知训指着大骂。

    “蚂蚁大的官儿,也敢拦某家的路,不要你吃饭的家伙吗?”徐知训正骂的起劲,却听到一旁有人低声下气的赔罪道:“公子莫要与那厮动气,有什么事让小人来处置便是!”

    徐知训转过身来,打量了一下北门校尉,拱了拱手,冷笑道:“怎的,你便是这北门校尉。”

    那北门校尉赶紧让开,不敢受徐知训的礼,陪笑道:“小的如何敢当公子的礼,却不知那厮如何惹了公子,动了这么大的气。”

    徐知训冷哼了一声:“某家如何敢动气,这门是你家开的,某家要从这里过,还不得由着你们!”

    那北门校尉闻言大窘,赶紧询问副手,原来徐知训一行人要出城,那副手却要盘查乘舆中有谁,徐知训却只是不让,于是争吵起来,说到最后,那副手低声抱怨道:“如今北门数里之外便是镇海贼,他要出城也就罢了,如何连乘舆里装了谁都不让盘查,还骂人,也太过分了吧!”

    “闭嘴!你也不看看这是谁?”北门校尉听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