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节十九 重逢

得到李鸿章“中国可无李鸿章,但不可无唐廷枢”赞誉的干才又是身染沉疴,眼见已是时日无多。

    而唐廷枢之死对甲午之战亦造成了直接戕害----在唐廷枢去后,继任其煤矿总办之职的张翼恰恰是个唯利是图的角色,因觉得海军购煤一向给价不高,而且还经常欠款,这位总办大人索性将优质煤炭高价出售给商人以牟取暴利,而对于海军则以商贾们弃若弊履的劣质碎煤应付搪塞!

    丰岛海战和大东沟决战时,北洋海军战舰的锅炉中烧得便是这种“煤屑散碎,烟重灰多,难壮气力,兼碍锅炉”的劣质煤!而即便是面对丁汝昌等海军将领的激愤指责,这位张大人却依然故我,甚至还称海军如果需要块煤,可以自己从碎煤里筛选拣用!

    还有3年就是甲午,而这个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却还是这派“国家国家,有家无国”般的醉生梦死!

    “你们这国家也当真是有趣!海关把握在英国人手中,对进货货物的税率低到了让人咋舌的程度,自己国内却搞得厘卡林立,对非本地产的国内商品课以重税,这都快20世纪了,你们国家的商业却还停留在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时代!”,peri讥讽道。

    “商业上的事情我不大懂。”,任令羽老老实实的回答道----peri所说的厘卡林立和关税自主权的确是导致清王朝末年民族商业衰退的几大要素之一,但任令羽对此事的认识也就停留在这一阶段了。

    “不过也许我在不久以后可以帮你把开平矿拿到手里。”

    “你?”,peri一愣,“凭什么?”

    “就凭我很快就要升官了。”,任令羽回答的有气无力----这种官,还是不做的好噢。

    eri静静的盯着他看了良久,才缓缓道:“我看你可一点不像要高升的样子……”

    回答她的是一声无奈的苦笑!

    ~~~~~~~~~~~~~~~~~~~~~

    “当真?”,听任令羽慢慢讲完了昨日里那个罢课事件的前因后果后,peri诧异的睁大了双眼。

    任令羽重重的点了点头。

    “除了你,就不可能有别的人选来主管水师学堂么?”,peri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不会……”,任令羽回答的颇为笃定。

    这就是知道历史的好处----李鸿章一生事业,均发迹于曾国藩幕府,对于昔年“曾氏幕府半天下”的盛况更是心有戚戚,故其在自立门户后也一向重视招揽人才。

    但到了此时,昔年人才济济的李鸿章幕却已是一派凋零气象。

    在崛起最早的淮军宿将中,除李鸿章外功业最盛的张树声早已于七年前病逝广州。且张树声因在1882年李鸿章因母丧回乡守制,由其署理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期间所行的欲取李而代之的一系列举措,使二人在张去世前便已交恶!

    除张树声外,老淮军营头中最富大将格局的刘铭传此时正在台湾巡抚任上苦苦支撑,而如果任令羽没有记错的话,再过两月,这位“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的淮系名将便将因内外攻讦而被迫告老还乡。

    以刘铭传去职为标志,同治年间随李鸿章同创淮军的一干老将已全数流云星散!

    更何况以这般老将的资历阅历,让他们来主持水师学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而在李鸿章督直后陆续崛起的淮系中生代人才中,以才具勤敏而最为李鸿章所看重的的袁宝龄因在督建旅顺军港期间积劳成疾,已于2年前病逝旅顺;而一手促成了购买“定、镇”二巨舰及“济远”舰的李凤苞早已被那些百无一用的清流书生弹劾去职,郁郁而终;精通多国外语,且在辅佐张树声平定朝鲜“壬午之变”中有上佳表现的马建忠,也已于去年在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