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五十三章 讲演开始!

僚主义。但是我们的发展终究还是慢了一步,也就是说我们觉醒的速度终究还是有些太晚了,以至于有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不可打败的。哪怕是那当年那么困苦恶劣的环境之下,仍旧是一步步踏着艰辛ting了过来。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大多都是吃过糠喝过西的人,中国能够在抗日战争之中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最重要的是什么?谁能告诉我?”

    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举手站了起来,面色严肃的说道:

    “是毅力,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顽强不息的精神。”

    曾广源点了点头,cao着尖锐的嗓音说道:

    “对,却也不对。中国人的精神是顽强不屈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信念!跟精神相比,信念是精神的升华。信念信念,顾名思义,就是让精神成为一种甚至能够左右人思维与行为的念想,有了这份念想,才会在心中形成一个不屈的信念,不败的信念!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导,在地震之后房屋倒塌,一个母亲为了救下自己怀中还未脱离襁褓的婴儿,用身体支撑了三天一夜,而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获救。是什么支撑她在滴水未进,茶米未食的情况下死死地坚持了近九十个小时?是信念,是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的信念!”

    “战争,也正是如此,不屈的精神固然重要,意志更是不可欠缺,但最重要的终究还是信念。战败便要家破人亡的信念,战败便要妻离子散的信念,战败便要生生世世沦为奴隶的信念,所在这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者心中,才会有了一股必胜的信念,支撑了数十年,才迎来了今天的新中国!我的老师李鸿章曾经教诲于我:‘信念乃一切有生动力之源泉!’。”

    “曾教授,我想问一下,您认为我们抗日战争之中,这八年抗战,最重要的是什么?换句话说,也就是我们之所以能够赢得这场心酸到骨子里的战事,我们应该记得些什么,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训与启发。”

    一个北大的男生问道。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孟子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跟《左传》之中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大抵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告诫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的教训。很多人,不仅如此,就连很多国家都是如此,贪图安逸享乐,奢靡成风,最后使得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随之沦丧。也是常有的事情。清王朝的倾覆陨落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中的内情当然也非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楚。”

    “但是很多人偏偏不会记住这一点,在他们看来,胜利后的安逸与享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殊不知越王勾践为了一朝崛起能够卧薪尝胆十余载,其中的辛酸,才是真正的不足为外人道。”

    “抗日战争,能够胜利不外乎是群众的支持与**的团结,顽强战斗。军民一心,才是胜利的最关键所在。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你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一粒米,一滴油有多珍贵。想当年爬雪山过草地,就连我们最伟大的领袖也毫不例外的要去吃草根,啃树皮度日。但是现在的人,或许认为那仅仅只是教科书中的样板,给我们警戒的晨钟,永远不会再重现于现代。但是你们错了,只有铭记当年的苦与累,血与汗,才能过好‘明天’。殊不知当若真有一日,大战再次爆发,你们才知道后悔,才知道向往当初的美好生活,却是已经为时已晚。叹息伶仃,也只能是自己作茧自缚的结果而已。怨不得他人分毫。”

    “居安思危,不仅仅是一句在你们看来无关痛痒的口号。mao-主-席曾经说过吃水不往挖井人。当年的历史我们要铭记,要怀着一股感恩的念头。最重要的,还是吃苦的忍耐不能丢,吃苦的精神不能灭。”

    曾广源的话响彻在偌大的礼堂之中,如同钟磬梵音,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