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零九章 回首成果

    同治八年虽然也起了一些小的波折,但也还算顺利。但是京城中的中华报上却又再次掀起了**。

    就在载淳与阿鲁特.琼琚相见后的第三日,在中华报上刊登出一篇名为‘为中华崛起而读说的文章,属名却是飞琼,一时之间在京城之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没过几天,在大清的各大报纸都相继刊登了这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各处大学的学子们也都对此纷纷讨论,一时之间,这个飞琼成为大清所有读书人中的名人,都纷纷猜测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文亮也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份中华报送到了载淳的面前,载淳面露微笑的看着这篇文章,嘴中轻声的道:“这个小妮子不愧是京城第一才女,文笔甚佳啊,朕当时只不过是有感而发,却被她润色成为一篇绝佳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出,在大清肯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载淳在忙完了裁龄一案之后,又成功的将刑部与大理寺掌握在手中,而现在的恭亲王奕訢手中就还剩下吏部与都察院了,这两部载淳也很想拿下,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契机,不然东北之地的三个将军肯定会有所动作的。

    如今的兵部已经被载淳彻底改完了,并且招兵也已经完成,现在的整个大清共有十个军,近百万的部队,皇家第一军驻守京师,皇家第六军驻守直隶,皇家五军驻守奉天,皇家第七军驻守瑷珲,皇家第四军驻守蒙古,皇家第二军驻守新疆,皇家第三军驻守东南,皇家第八军驻守西南,皇家第九军驻守陕甘,皇家第十军驻守湖广四川。

    载淳准备在对俄之战时,先动用皇家第二军、皇家第四军、皇家第五军、皇家第六军、皇家第七军五个军二十五个师的兵力,而皇家第九军随时准备接应西北与蒙古之地。

    而在朝政方面,户部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已经成功的将税收制度贯彻了下去。随着税收制度的逐渐完善,现大清的的财赋收入仅海关总署与税务司两个部门就有近一亿五千万两白银,如今的户部尚书李鸿藻的腰杆也已经粗了。

    在工部方面,首先是郑观应用了五年时间,已经成功的将法兰西的度量衡制度推行了下,同时标准化管理也已经有效的推行了下去,在大清的制造业之中,尤其是造船业上,已经看到了显著的效果。

    在郑观应完成这些事之后,载淳又再一次的成立一个部门,那就是工商部,由郑观应任尚书一职。虽然郑观应还很年轻,但是郑观应在这几年之中所表现的能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下面的反对之时也不大。

    而长江与黄河在载淳的大力投入之下,也得到了基本的根治,同时还将淮河、辽河等流域也进行了整治,这几年虽然还有一些涝灾,但相比载淳登基之初也已经不值不提了。

    而在陕甘等地进挖了深水进,对陕西、甘肃等缺水地区也有了相应的缓解。

    而在科研方面,容闳于同治七年的时候,成功的将在美国流浪的爱迪生给带来了大清,当时的载淳恨不得上去亲容闳两口,这可是这个时代的一个超级大宝贝。

    载淳在与爱迪生假装的交谈之后,就为爱迪生投钱改建了一个豪华的实验室,并从皇家理工大学与皇家江南理工大学抽调了二十多位精英,做为爱迪生的助手,与他一同实验。

    而在皇家理工大学之中,有一位叫李享的学子,现在不应该学子了,他是皇家理工大学的首批毕业生,由于学习成绩优益,被留在了皇家理工大学,通过多年对法国科学家罗沙关于内燃机理论的学习与实验,成功创制出一台往复活塞式、单缸、卧式的四冲程内燃机,虽然只有不到五马力,但载淳知道之后,也兴奋坏了,这可是六七年以后普鲁士发明家奥托的成果。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奥托这个人了,因为在容闳久说无果之后,已经将他秘密的杀死了,载淳对此并没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