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八章 外蒙古初战(二)

    俄国陆军也是第一次与大清陆军接触,所以对大清陆军也不是很了解。同时大清还有载淳这样一个怪物,将后世的一些先进经验引了进来。同时自嘉庆之后,清兵的战力也不敢让人恭维,对欧洲诸强一直没有什么胜记。

    而载淳横空出世之后,对欧洲诸强虽然没有败迹,但多以偷袭、埋伏为主。所以俄国陆军很是看不上,认为如果真的摆开阵势,两军对战的话,那么清军还是不堪一战的,所以根本就没拿清军当作一回事。

    大部分俄军军官都认为自己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这次竟然出动五十万大军,确实是有一些小提大作了,这真是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奥特洛夫斯基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所以他这个师也没有拿大清陆军当作一回事的,认为拿下恰克图城只是小菜一碟。所以这个进攻的部队也是没有什么紧张的情绪,而是大刺刺向恰克图城冲来,他们认为这是师长奥特洛夫斯基给他们的一个立功机会。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万分残酷的。在跑离恰克图城北六七里远的地堡群中,有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俄国兵,他们就要象是一群猎豹,紧盯着自己眼前的食物。

    就在俄军进攻的这个旅进入地堡群中之后,突然在俄军的前面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跑在早前面俄国兵立时就倒下了一片,他们立时就被打蒙了,一时都不知道子弹是从哪里飞出来的。

    有的士兵立时就趴在地上还击,有的俄国兵扭头就向回跑,但们都不知道清军用的是什么武器,射击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呢?

    如果要不是载淳的出现,机枪还要再等十年之后才能出现,但是有了载淳这个怪物,在枪炮厂成立不久之后,就让他们对机枪进行了研究,有了载淳这个理论家,在天津的枪炮厂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研制了出来。

    但效果一直不能令人满意,经常出现卡壳的现象,还有就是这个时代的枪管还没有什么冷却装置,所以枪管很容易过热,不能使用。卡壳的问题是由于技术还没有达到要求,只能慢慢的来,载淳相信有了理论性的指导,这个问题也能很快的就得到解决。而这个冷却的问题,载淳直接就将后世的风冷装置给搬了出来。

    即使有载淳的理论性指导,天津枪炮厂也直到同治八年的时候,才将机枪技术彻底的成熟。在制造出来之后,很快就被广大的官兵喜欢上了。

    此时的机枪,就象一战中的坦克一样,就是一部绞肉机。俄军面对大清陆军机枪的疯狂扫射,顿时被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就在前方机枪扫射之后,在俄军周围的地堡也都同时发起威来,一道道火舌喷向俄军,此时的俄军长底的蒙了,只见一个个土包之中,都有清军的子弹,在夺走他们的生命,而他们用枪对准土包进行射击,却对里面毫发无伤。

    有的俄军真的急了,拿起步枪,直接就砸向了土包,可是就更令他们吃惊了,枪托被砸折了,手都被震麻了,担只听到了‘啪’的一声响,土包之上被激起了一片尘土,这时真象才显露出来,这些哪里是什么土包啊,坚固的就象是石头。

    直到此时,俄军完全丧失了信心,因为他们根本就打不到清军,并且对这些‘石堡’也是毫无办法。

    他们的脑子中同时都想到了‘撤退’两个字,但是进来容易,想要出去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俄军的同围,到处都是枪声,子弹乱飞。

    在一处地堡之中,有一位兵,将枪口伸出枪洞之外,但握枪的手一直在抖,怎么也停止不下来,急得这位新兵满头大汗,最后一闭眼,颤抖的食指一扣扳机,只听‘砰’的一声响,新兵立即睁开了眼睛,真是另他不敢相信,正巧有一个倒霉的俄国兵,撞到了这位新兵的枪口之上,直接就被打死了。

    亲兵兴奋的大叫道:“我打中了,我打中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