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冲冠一怒(十四)

    当日本陆军省大辅山县有朋下令,发动进攻之后。在望远镜中一直在观察着日军情况的陈玉成再一次露出了笑容。

    陈玉成笑着说道:“这一次倭国的山县有朋大辅已经是黔驴技穷矣,他这样做,只是不想承认他们已经失败而矣,也只能是图增伤亡而矣。”

    在陈玉成一旁的三零五师师长薛通也笑着说道:“陈司令,这一次应该大局已定了。陈司令,我们什么时候开时反攻呢?”

    陈玉成说道:“不着急,如果山县有朋总是这样进攻,那么我们就不作反攻。我们防守,就让倭国人进攻来吧。我们也可以多消耗他们点人。”

    三零五师师长薛通说道:“陈司令说的不错,我看这个山县有朋也不过如此,战局已经如此,还不知求变,只是图增伤耳。”

    陈玉成听完之后,看了一眼薛通道:“我说薛师长,有时候战争可不光看局部战场。一场战争的胜负,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如说军队的战力如何,比如说武器是否犀利,再有就是兵力对比如何。但这些都只是直接影响战局的。但还有一些,正如皇上经常所说的,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个综合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财力如何,制造力如何,兵源素质如何,这些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薛通听着陈玉成对战争的理解,不住的点着头,这些可都是陈玉成多年的经验之谈。这对一位领兵之人来说,可是难能可贵的。薛此时才对这位大名鼎鼎的陈玉成真心的佩服起来。怪不得别人对陈玉成的评价这么高,说陈玉成是水路皆通的全才。

    同时,当年载淳力劝陈玉成的事迹,在大清已经成为一段佳话,令很多人都很羡慕和妒嫉陈玉成。因为当年的载淳为了说降陈玉成,可谓是煞费苦心,经过一年的时间,载淳终于收服陈玉成。

    薛通很是诚心的请教道:“陈司令,属下还有一事不明,按理说这位山县有朋能做到倭国陆军省的大辅之位,肯定也是一位知兵之人,但现在为什么还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呢?”

    陈玉成叹息一声道:“这位山县有朋岂知是一位知兵之人,那可是一位刚毅果决之人,可称得上倭国的一位兵法大家。

    玉成虽然初次与山县有朋大辅交手,但山县有朋在武器不如我大清的情况之下,能果决到想出、并用上人体炸弹战术、密集战术,这等残忍的战术,就可见此人的不简单,否则我们当时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损伤。

    在这方面,玉成自叹不如山县有朋。但此时的山县有朋也有不得以的苦中。那就是倭国与我大清开战以来,就未偿胜迹,使得整个倭国的士气非常的低落。

    而此次,据说是倭国的青年才俊,一个叫伊藤博文的人,亲自去了我大清的京城之中,站我大清的皇家情报局与皇家调查局都措手不及,安排下了刺杀皇上的策略。才为倭国赢得了这一次难得的机会。

    而倭国与我大清的交战点虽然非常多,但是倭国现在的海军根本就不限再出港一步,所以倭国可战之地也就只有这伊豆半岛。并且此时的倭国也急需一场胜利来鼓舞倭国人的士气,如果他们这一次再失利,可者是大败,那么整个倭国将会如何?

    所以此时的山县有朋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了,他不得不如此做下去,他山倒有朋现在背负的是整个个倭国的命运。所以此时明知不可为也要为知之,这就是山县有朋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

    薛通听后,才恍然大悟一般明白了过来。但薛通又问道:“陈司令,既然山县有朋必须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反攻呢?我们现在处在守方,那肯定会对我们有利。”

    陈玉成听了之后,笑着说道:“好,你这一点问得好。如果换作是其他的人,我也不会如此。但山县有朋却实是一位让我忌惮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