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四章 出了个花木兰

一种福气。顺利到达西安以后,廖淑珍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进入苏区,只好在县暂时住了下来。直到两周后的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白水县的一个富商在回乡的时候,顺便要给他的儿子招聘一个教书先生。凭着北平师范学校的学生证,做个教书匠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富商问她为什么要到陕西来教书的时候,廖淑珍只说自己是个孤儿,没钱继续念书了,所以就找个活干。富商看上去人不错,他没再问廖淑珍什么,对这个文文静静的教书先生,他很满意。富商告诉廖淑珍,最近一段时间陕北的共军闹得很厉害,白水估计也不太安全,如果实在不行的话,他准备全家搬到西安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廖淑珍跟着这位好心的富商在白水城外没有碰到红军,却被前线败退下来的残兵洗劫一空。那些劫得不少钱财的残兵败将们,还赏了气得破口大骂的富商一颗枪子。

    也许是廖淑珍千里投奔红军勇气感

    天,也许那些劫财害命的残兵败将们的运气实在太背军部队追了上来,这支队伍就是廖淑珍原先所在的红十二军的35一那个连队。忙着打扫战场的红军战士们都很奇怪看着这个小个子的廖淑珍,按照他们以往的经验,陕北的老百姓很少在初次见到红军的时候有她这样欢天喜地而泣样子的,除非是在原先刘志丹活动的区域。红军的连长当时还有点不想收下这个看起来有点姑娘味道的小个子的,因为廖淑珍的身板并不像农村小伙子那样壮实,根本就不符合扩红的条件呀。所以,当时就想按照红军的政策,发给一点路费让廖淑珍回家去。廖淑珍千里迢迢就为投奔红军,这会儿遇上了,哪肯放过。

    “那你说说,你参加红军是为了什么?”被廖淑珍一把皮提一把眼泪缠得实在没办法的指导员,只好试着先问问看再说,他还是在陕北头一次见到这么坚定要参加红军的人,不觉之间东侧恻隐之心。

    “呜呜!……我……父亲让我来投奔红军的!……”廖淑珍抹了一把眼泪说。

    “噢?!”原来这小伙子是遵父命参加红军呀,这倒少见,指导员来了兴趣。“那你父亲为什么要你参加红军呀,你知道红军是什么队伍吗?”

    “呜!……父亲说红军是和国民党军不一样的军队……”

    “呵呵,当然了,我们红军当然和国民党反动派不一样啦,因为我们是一支老百姓自己的军队!”指导员点点头。

    “……父亲认识你们**的人,可他们在北伐的时候都战死了……”

    “你父亲也参加过北伐军?”指导员听到廖淑珍的话,语气不觉和缓了许多。北伐,那可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时代呀,虽然指导员自己并没有参加过,但他的许多战友和上级都是北伐军出生的。

    “嗯!”廖淑珍听出了指导员的语气变化,不觉脸上一喜。“我父亲还认识你们红军的一位长官,他还救过父亲的命,父亲让我来投奔他的……”

    “呵呵,别急,慢慢说,你父亲认识那位同志呀,说不定就在我们部队上呢。”看着廖淑珍急切的样子,指导员笑道。

    廖淑珍把她父亲惨死和在监狱里偷偷告诉她的事情说了一遍,可惜当时的情况下不好明说,只说是一个叫贺胡子的人,也不知道在红军队伍里面是当什么官的。她父亲也只告诉了一个大概,只说这位贺胡子一定还记得他的。

    “贺胡子?!……呃……呵呵,我们红军队伍里面叫胡子,又姓贺的不少呀。……小伙子,你念过书吗?”指导员的心里一动,该不会是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军团长吧,不过不一定,红军队伍里面有好多人都有叫胡子的绰号。这个小伙子也实在怪可怜的,都是国民党反动派的罪孽呀。算了,如果这小伙子能有一技之长的话,先收下再说,等以后有机会遇到贺军团长问问看,说不定就是呢。

    “啊?!……那……那怎么办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