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节 酒会(二)

    我不这样看,我认为中国政府很可能能打下去,就目t[政府的判断是错误的。”这时从人群的外围传来一个声音,众人回头看见说话的是个微胖的中年人。

    “梅小姐,这位是华盛顿观察家报的中国评论员克莱斯韦伯先生。”托马斯热情的向梅悠兰介绍道,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企图,而其他人似乎也不以为然。

    梅悠兰眨巴眼睛打量韦伯,看上去有些邋遢,头发少了很多,脑门微秃,高达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有些肥大的西装遮住了微微凸起的肚腩。

    “您就是韦伯先生,真是久仰了,我常看您的文章,在学校时就曾经拜读过您的文章。”梅悠兰热情的迎上去,对这位同行,她可是仰慕很久了,在学校时,他的报道就曾经是教师的教育学生的课程。

    如同史迪威一样,韦伯是美国新闻界有名的中国通,是新闻界的东方问题专家,他在中国的时间如同史迪威在中国的时间一样长。在这二十多年里,他写许多深度报道,包括北伐、宁汉合流、九一八事变的影响、西北干旱、长江流域水灾、南京高层的政治斗争等等,在华盛顿的新闻界举足轻重,据说美国国务院在处理远东事物时都要参考他的报道。

    “梅小姐,我在重庆时见过您的哥哥梅云天先生,他曾经谈起过您,《渝州晚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原因是什么,我总算明白了,有您这样的主编和老板,《渝州晚报》就算想不发展也难。”韦伯微微一笑不轻不重的恭维了梅悠兰一下,然后他转头对在场的众人说:“我不知道诸位去过重庆没有,可是我去过,去年西安事变时,我正在重庆,我采访过重庆市长李之龙先生和工业局局长卢作孚先生。先生们,我的结论是,中国政府已经为这场战争准备了很长时间,在西南他们建设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这个体系还不完备,但足以支撑战争,中国政府绝不会轻易认输,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

    韦伯说到这里略有些遗憾的看了眼梅悠兰,他本想采访西南的实际掌控者庄继华的,可是庄继华太忙一直没给他时间,不过从对李之龙卢作等人的谈话中,他们对这位领导者推崇备至,这更增添了他的遗憾,不过在他却听说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庄继华从不接受记者采访,除了梅悠兰。

    “《渝州晚报》曾经连载过重庆军校总教官,现集团军副司令蒋百里将军的《国防论》,我有幸拜读过,其中很多观点很有启发性,我认为只要战争打下去,中国人迟早会获得胜利。”韦伯的结论让在场的将军们大吃一惊。

    史迪威心中一动,他没有出言反对,他从北平到上海不是没有缘故的,中日战争有愈演愈烈之势,他领导了一个军事情报小组,主要目的评价中日战争发展,日本的战争能力。

    “韦伯先生,两年以前,我也去过重庆,重庆的确发展很快,但我认为重庆的工业很原始,就算发展再快,也不能超过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两年时间他们能做出什么,除非再有十年。”罗根摇头说,两年以前为采访盘尼西林,他去了重庆,结果空手而回,而且采访庄继华的要求被粗鲁的拒绝了,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

    “两年?”韦伯思索着点点头,他没赶上盘尼西林事件,那时他正在印度采访甘地:“如果是这样,那中国人就是创造了奇迹,我看到的情况与您看到或许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工业的90%在重庆,日本人就算占领上海,占领了南京,封锁了中国所有港口,但中国依然能坚持下去,因为西南已经开发出了除了石油橡胶之外的所有原料,如果中日两国同时宣战,而西方各国根据中立法案,严守中立,停止向两国输出铁矿、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日本恐怕要不了一年就要崩溃,因为它什么都没有。”

    “可是。日本人可以从东北获得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相反中国没有了西方地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