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4章 房租大问题

    丁三坡的年龄摆在那儿,要说有人不服气,那是再正常不过了。而这样子的状况似乎早在柳非预料之中。数日之后,柳非马上有所动作,《江南日报》几乎花费了大半个版面专门介绍了丁三坡的事迹。

    提到丁三坡,不可避免地要牵涉到柳非。报上的事迹,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新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柳非同志来表达的。譬如说,丁三坡是沈南县唯一的一名研究生学历干部,光是这一条,就有了足够的资本----中央提倡知识化的干部,那么,还有比研究生学历的更有说服力么?柳非还提到了丁三坡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按他的说法,对于丁三坡这个人才,他也是有一个认识方面的转变过程,这一点他并不讳言,而是指出,当他与丁三坡经过一番深谈之后,他也很受触动,他说,当年他跟着明春大哥干革命,不正是因为老百姓过不上好日子、甚至连填饱肚子都成了奢望的么……正是有了一九七九年夏天的那一次谈话,他才坚定了要大胆提拔、大胆使用丁三坡同志的想法,而从一年多的实践来看,提拔丁三坡这位同志显然是提拔对了,他以一己之力,彻底改变了沈南县最落后公社的面貌,据统计,丁三坡担任书记的天昌公社,在他上任一年多以来,人均增收超过了一千元,这个数字,在江南省是唯一的一家。

    这篇报道在沈南县引发的轰动自不在话下,一时大有洛阳纸贵之势,几乎所有的人在看到该篇报道,第一反应就是仔细阅读,第二反应则是与交好之人交流看法。许多人都从中读出了不一样的内容。首先,柳非的身份,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按说他上面还有部长,还有省委的常委会,发表有关干部提拔的方向xing文章,不可能是他个人的意思,那么到底是谁的意思呢?很显然,答案已经呼之欲出----这是在代表省委表达年轻干部提拔的态度与力度。

    ※

    丁三坡走的匆忙,这几天,留在天昌公社公房里的只剩下丁大力娘儿俩。考虑到刘美丽旷工不到炒货厂上班并不会被克扣工资,丁大力就与老妈商量着,是不是先把租住的房子给还了,他们则搬回到乡下去。

    其实,留在天昌公社也不是不好,就是太烦,所谓幸福的烦恼嘛,经常就有人上门来拜访丁夫人。而且,来就来吧,非要提着礼物上门,这不是逼着刘美丽犯错误么。丁大力可不相信老妈对着那些值钱的烟酒等商品能保持长久不动心,所以,哪怕刘美丽过惯了所谓镇上人的生活,丁大力还是拗着xing子要搬回到乡下去。

    刘美丽就火了,她说:“你爸现在都已经是县领导了,有什么人来客往的,在乡下接待客人,这多丢面子……”

    丁大力苦笑着说:“妈,您的思维还真是别具一格,县领导住乡下……难道说,天昌公社的镇上,就不是乡下了?”

    刘美丽这次品出不一样的滋味。难道说……

    “力力,难道说咱们娘儿俩……不对,是咱们一家子,都要搬到县城里了?”

    也不能怪刘美丽的思维转不过弯来,丁三坡也不是没做过县领导,一年多以前就曾经挂着办公室副主任的职务,可那又怎样,老婆和孩子不一样住乡下?

    “你爸前年不也是县领导么?”刘美丽小心翼翼问。

    “那是施泉海他们寻我爸开心呢,县处级才是真正的县领导,我爸那时候还是科级干部……现在不一样了,县长,县领导里的第二把交椅,铁定能入住书记院。”

    刘美丽的小心肝跳得相当之欢快,咽了口唾沫,犹自不确定地问道:“咱们一家子到县城里,也能住这样子宽敞的公房?”

    丁大力无语摇首,良久之后才道:“是的,如果这间两居室能够称得上宽敞的话……”

    儿子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反话,刘美丽一听就不干了,拧着丁大力的耳朵责问道:“什么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