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34章 投资商的游戏

,总算是把后面的都给达成了一致。

    高盛公司将做为新辰公司上市的主承销商,并且双方将是以委托代销的方式进行。新辰公司将以总筹资的百分之零点五的额度做为他们的收益。

    而做为一项潜规则,李晨新还得付出比这委托金更高的一份利益。要想方案顺利实施,向发行券商让出更多的利益那是必然地,这几乎是国内企业走向海外资本市场必须给剥削的一块。如今到了李晨新的头上,当然也是免不了的。

    李晨新反正也是早有准备的,这样的定向增发也都是早有惯例了。一般这种非上市股份公司向海外投资人或机构定向增发股票的行为就是寻常意义上地海外私募,海外投资机构参与定向增发的股票以后是可以转让的。而只要等到股市高位的时候,他们再减持这些股份,那么这笔钱的收益可是比他们代销的收益要多的多,这一部分的获利通常是发行费用地数倍。

    不过这对于李晨新来说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这个时候想要拿到新辰公司的股票,那代价当然也很高。当然不可能会以市场价值买新辰的股票,上市前的时候,那都得翻几倍算才行。这也是为什么杨澜在李晨新开价五倍后,还愿意增持那百分之三的股份,就是因为看清楚了新辰公司上市后,那高昂的付出能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

    而接受高盛这样的国际机构的参股,新辰的价值也能让美国的股民有个更清楚明确的认知。

    对于这个要求,李晨新没有拒绝,直接了当的告诉史密斯,他不但愿意向他们定向增发股票,而且不觉有意增发百分之三的股数。

    当然李晨新的开价也是十分的狠,总股数百分之三的一百六十五万股,上次杨澜她们的增持价是一百元每股。现在李晨新直接狮子大开口,两百元每股。如果高盛公司想吃进的话,必须得付出三亿三千万人民币。按01年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1:8.27来算,那也是三千九百九十万美金。

    史密斯在给高盛公司打了个电话后,出乎杨澜意料的答应了这个价钱。

    高盛的这个回应也让李晨新有些意外,以他这个中国人的观念来说,做生意嘛,总得讲价还价的。他开价两百块,高盛公司可以再还价嘛。以他心里的底线,是可以接受一百五这个价钱的,可是没有想到,人家根本就没想过自己逛的是路边摊,人家当自己是在专卖店买东西了。以为这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所以考虑了下后,觉得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的,也就掏钱买了。

    这让李晨新在心里准备了好半天,准备了不少以前在路边摊买东西学到的开价技巧都没了用武之地。一时间倒像是蓄了半天力,可是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觉,说不出的有多郁闷了。

    而这次的交易,也将新辰公司如今的市值再一次的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13.3亿,美金。新辰公司不久前才从一个十亿的公司通过增发股票而上升到了十五点亿人民币,而今天的再一次接受投资后,他的公司已经再一次翻了几翻成了十三点三亿美金。

    新辰公司在今年的前两个月的利润为一千一百万美金,预计全年可能会突然八千万美金。可是如果按这样的利润来算,那么这些投资新辰公司的股东可能得二十年才有可能收回投资。这样的投资怎么算是怎么不划算的。

    只是资本市场从来都是如此,这是一个游戏,他们靠的并不是企业产生的利润来赚钱,而是投资的一个企业的未来来赚钱。当他们投下一笔资金,然后只要公司的业绩一直大好,那么就会有新的投资人加入,那个时候,公司更加值钱,他们就可以抽身而退,赚的是后一个投资人的钱。

    李晨新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非死不可”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在11年高盛公司对他们的最新一轮投资过后,这家同样没有上市的公司,市值被推到了一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