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四十二章 杀人灭口

,突厥夜袭时他替李世民挡了一箭,现在已经是李世民的贴身侍卫了,可他为什么也会和反对李世民的人混在一起呢?还有就是那亦人亦狗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仔细想想,厉君长决定暂时离开,以后借自己的职位之便,密切注意这个勾栏院。

    此时已是曙色熹微,晨光霭,隔着墙远远能听到外面街路的车马人声,院中众人也再无一刻消停,匆匆忙忙进进出出,阖院下全都紧张兮兮的。

    厉君长缓了口气,他小心翼翼地从狗洞中钻出,街行人熙攘,幸而无人留意自己。拴在树的马还在,想是马鞍挂着金吾卫府的灯笼,是以无人敢动。厉君长了马,绕到那宅第的正门,记住了位置,想等一有时间便再来查探。

    整整一天,厉君长都是心神不定的,好不容易捱到傍晚,胡乱地吃了口饭,马便奔尚冠坊内而来。

    尚冠坊内,有很多的高级勾栏院,这里街路整肃,人烟阜盛,少见行人而多见车马,家家户户高门深院、灯亮如雪,隔着围墙,能隐隐看见里面的厅台楼阁、树木山石。

    一阵悠扬的琴声穿门踱户而来,凄楚哀怨,婉转忧伤,随风送入厉君长耳中。厉君长缓绺而行,心想:“好大的声势啊,只是这琴声太悲了些。听得人心中惆怅无限,哪里还有心思饮酒。”

    只听一个女子唱道:““我所思兮在长安,欲往从之世路艰,侧身东望涕沾翰。斯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祁连,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斯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以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那女子声音并不清亮,反倒有些沙哑,可这沙哑非但无损音乐之美,却如月华之晕般为乐曲平添了别样的韵味。唱词情致缠绵且浅近易懂,仿佛是说一名女子思念心人,引领侧望,想长久追随在他的身旁,却为世路风雪所阻,无法如愿。思之深而怨之切,爱成痴而歌咏怀,徘徊怊怅中又蕴含着无限的神往。那歌声缥缥缈缈、溶溶荡荡,一时如在耳畔,一时又杳邈难寻,便如楼台落日静夜清雪一般,令人幽思茫茫,万事偕忘,却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裳。

    厉君长听着,心想:“我素习不爱听曲子,想不到还有曲子这般好听,这人歌唱得也好。常日我只当世的文章乐曲全是富贵闲人们吃饱了撑出来的,一无所用,看来并非如此,这些东西倒确实能移人性情。那女子的歌声如此令人心动,她心中真的在思念谁么?”这般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已到了那家勾栏院的门前。

    只见门前立着辆马车,一个老者正搀了一个女子从里面出来,后面还跟了个仆役打扮的人相送。那女子穿着一袭黑色的素纱锦衣,面蒙着黑色的纱制面巾,窈窕纤弱,盈盈欲仙,冷眼看去,便如夜色一般幽邃神秘。

    厉君长从他们身边经过时,听到那仆役打扮的人说道:“邱老伯,你家姑娘的歌唱得真是好听,琴和琵琶弹得也是没说的,满堂的人听得都如醉如痴。只是曲子悲感了些,来日得学几首新的,让人听了高兴得起来,不能老是让人揪心不是。”

    那老者唯唯地答应着。厉君长一听这话,心中恍然:“原来之前我在街听到的那首曲子便是她唱的”

    只听那仆役又问道:“人家都说是色艺双绝,你们家姑娘艺是绝了,可总蒙着脸不让人看,今日张大爷要她将面巾摘了,她却死活不肯,为这事闹得他老人家好不高兴”

    那老者赔着笑说道:“我们家姑娘脸受过伤,摘了面巾怕吓着别人,所以这面巾我们是从来不摘的,当时来的时候跟你们也都说好了。她一个姑娘家,当着许多人露出一张丑脸,大家看着不好受,她自己心里也难过”

    那仆役颇为同情地叹了口气,说道:“原来是这样,唉,怪可惜了的。这是这次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