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四十五章 硅谷之行 下

呢?其利润值,超过了十倍。聂嗣通能把利润估计在两千元人民币,大概他自己认为已经算是比较高了,又哪里知道,他所看到的,连点皮毛都不算。

    而且,聂嗣通即便仅仅估计出来实际利润的四分之一,也足够他羡慕了,这么一张薄薄的的土地证,转手便是上千元的利润,想不羡慕都不行。

    而且,下属给他的资料里边,清楚的说明,靠着这份土地证,单单从国内各省市以及亚洲地区的国家收取的独家署理权费用便高达好几个亿,再加上资料里边还对土地证销售的市场前景做出了估计,保守估计,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或许能达到五十万份,按照两千元每份的利润来计算,那便是十个亿的利润,再加上之前的独家署理权费用,也就是说,单单凭借这份土地证,一年的利润便高达十多亿,让聂嗣通想不羡慕都不行。

    土地证的利润自然不是只有两千那么少,全球范围内的销量更是远多于五十万份,单单国内和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便能达到五六十万的销量,稍微大胆的猜测,全年销量达到一百万份都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其总利润,要在聂嗣通估计的数字上边翻上几番才是实际利润值。

    不过仅仅是资料上估计出来的十多亿的利润便足够让聂嗣通流口水了,92年正是国企改革的前夕,全国的国企,倒有近一般是亏本的,四分之一勉强维持不赚不赔的局面,能够盈利的,仅有四分之一,而年利润能达到十亿以上的国企,那简直是屈指可数。聂家在大型国企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他对这样的现状自然很是了解,而且,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聂家在京城六大家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毕竟,绩效不好,对其仕途发展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好在国企亏损是普遍状况。

    连大型国企年利润过十亿的都屈指可数,可想而知,一张薄薄的土地证在92年有可能获得十多亿的利润,聂嗣通想不羡慕都不行,想不眼馋都不行。不过眼馋也没用了,他知道土地证的销售是挂靠在碧桂苑下边的,高卫和连浩天都站着股份,自然没了他聂大少插手的余地。

    这厮还是想当然的把刘洵排除在大股东之外,只以为高卫和刘洵两人相互看对眼,这才让刘洵跟着赚点零花钱,想来也不会让刘洵占太多的股份,不过即便是百分之一,那也是一百多万啊,想当年,他靠着家里的关系,在大学时代才赚了第一桶金,现在,也只能羡慕刘洵的好运了。

    他又哪里知道,刘洵在土地证上面所占的份额,高达百分之七十之多,而土地证商机的发掘,从头到尾都是刘洵的功劳。不过这些事情,知情者,除了碧桂苑的上层之外便是像刘洵父母、小姨、以及成渝、江雪妩这些亲近之人,又或是江家老爷子高家老爷子、邓公这样高不可攀的人物,自然没人去告诉聂嗣通实情。

    嘿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按照聂嗣通此刻收集的刘洵的资料去与刘洵斗,不吃亏才怪。上述几乎就是他收集的关于刘洵的所有的资料,余下的,包括刘洵在股市的表现,他都仅仅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刘洵似乎从股市上赚了不少钱,却不知道具体的数字,只怕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沪市回来之后,刘洵的资产便已经破亿元了。至于刘洵收购思科的事情,聂嗣通更是完全不知晓了,只怕美国都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思科现在的主人是刘洵。不过思科的大股东变成了vista投资这个新成立的投资公司,这却是业内都知晓的事情。至于刘洵与vista投资之间的关系嘛,除了周裴婠、瓦伦丁、钱伯斯等思科的中高层,便少有人知道了,且不说聂嗣通此刻的心中所想,以他这种情报收集工作,对上刘洵,能讨得了好才怪……

    刘洵一行人到了旧金山之后,便由单秀玲安排的住下。

    由于要负责美洲地区的土地证销售工作,销售公司又在旧金山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全权负责美洲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