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转贴】简论金庸十五部小说

    1955年《书剑恩仇录》------云烟霜雾的青春忧郁

    跌跌撞撞的青春梦想。

    1956年《碧血剑》------人物看起来飘不真实。

    故事读下去俗套没深度。

    1957年《射雕英雄传》------绝非完满无缺然而光芒四射。

    郭靖如‘铁马秋风塞北(或漠北)’黄蓉如‘杏花(或桃花)烟雨江南’。恰因南辕北辙成就珠联璧合。

    《射雕》是金庸的第三部作品至此金庸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之前的《书剑》《碧血》只能算作金庸的试笔写得也还好终究不过如秋水时至、浩浩汤汤的钱塘江水至《射雕》方才望见大海欢腾怒湃如海宁潮!

    何平《侠义英雄的荣与衰》是我读过最好的几篇论金文字之一他认为郭靖是‘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儒’“映现了原儒(战国之前的原始儒家--刘注)有天下之志的圣王气象。”

    论文学价值后期的《笑傲》《天龙》《鹿鼎》明显高于《射雕》。何以‘新儒家’的殿军余英时先生反而说“《射雕英雄传》最合我的口胃”?何平先生的论述是最好的答案跟余先生契合的是那份‘原儒情怀’。

    夏济安先生最早也有意撰述武侠读到《射雕》对友人说:“(李世民这样的)真龙天子已出世我只好(像虬髯客那样)到扶余国去了。”

    同时期看报上连载《射雕》的还有张五常先生他也对朋友谈过这部小说:“如果《水浒传》是好文学那么《射雕英雄传》也是好文学了。”

    我亦云然。

    1959年《雪山飞狐》------精巧绝伦的艺术杰作一字增删不得情节丝丝入扣、无懈可击。体现了高绝的艺术手腕与深致的古典情怀。

    1959年《神雕侠侣》------此书有金庸笔下最光彩的人物(郭襄)最经典的场景(追日)最感人的对白(‘我的过儿长大了’)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神雕侠侣》成为一部支离破碎的作品。

    《神雕》文气并不畅顺情节安排也非一气呵成‘硬抝’的地方不是一处而是多处。

    像一件雕塑作品细部完美整体失败。

    196o年《飞狐外传》------《外传》续《雪山》狐假虎威狗尾续貂。

    文笔稍嫌板滞。主题先行胡斐在这部书中颇具‘高大全’的身姿。

    1961年《倚天屠龙记》------“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次可以吗?”“我对你说:不是到次乃是到十个次。”《马太福音》

    张无忌是传自古波斯的‘明教’的教主却感觉他身上有着基督的真精神:“要爱你们的仇敌。”

    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一大差异在于对‘一夫多妻制’的反对而张无忌与韦小宝最有‘多妻’嫌疑。

    韦小宝滥情为自己。

    张无忌滥情不想让每个女孩为自己而伤心失落。

    张无忌性格不够统一另外金庸其他作品武功神奇如张无忌者不少但张无忌武功在小说情节展中起的作用总嫌太大。

    1961年《鸳鸯刀》------像是今日‘笑匠’们的杰作刻意搞笑一点都不好笑。

    结尾抖出的那个‘包袱’说是‘仁者无敌’!这个也不好笑但是可笑。吾国自古以来是‘仁者无敌’?还是‘厚黑摄政’?

    1961年《白马啸西风》------“唉你心里真正喜欢的常常得不到。别人硬要给你的就算好得不得了我不喜欢终究是不喜欢。”

    佛家所称‘人生苦’除‘生、老、病、死’外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徒唤‘奈何’!面对命运的无力感觉感伤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