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薰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富庶生活质量日渐提高薰香在许多城市里普及开来。如今一些城市里流行的薰香方式主要有香薰美容、香薰疗法以及日常家居中的薰香。这类薰香的费用一般都较昂贵实属一种中等以上收入人家的身心享受。于是许多人就将这种薰香的习气当成又一种高级泊来品成了新贵的一种象征。

    薰香的历史

    薰香追根溯源本是一种古老的治疗及美容方法从古埃及艳后用玫瑰铺满寝宫到我国唐代杨贵妃用鲜花浸泡沐浴都可窥见一斑。现代的薰香除了美容及嗅觉功用外又增加了治疗心疾、强身健体的功效。在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它又因神奇的净化空气之功效成为人们的新宠。

    远在我国盛唐“贞观之治”时长安成了世界科技中心。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讲究享受琴、棋、书、画成为时尚吃的文化、酒的文化、茶的文化各种文化相继展起来薰香也成了艺术。当时公认焚香“极品”为佳楠;次为沉香沉香又分为四等即沉水香、栈香、黄熟香、马蹄香;再次为檀香等可见当时评香水平之高。现在薰香在欧洲、美国、东南亚等地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国外的一些薰香产品也6续进入了中国的市场。

    古人很早就已懂得香薰能够美容、祛痛、消除疲劳、排解抑郁。《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写警幻“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不知所闻何物”。警幻冷笑道:“此香乃尘世所无尔如何能知!此系诸名山胜境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为‘群芳髓’。”很古以来香在中国帝王宫廷和富贵人家的起居生活中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焚香大约早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拾遗记》说燕昭王二年(公元前585年)波弋国贡“荃芜之香”。不过在秦汉以前中国还没有沉香之类香料传入。当时焚烧的是兰蕙一类的香草。汉武帝时代岭南逐渐与中原交通。由于武帝好道南方诸郡纷纷贡献珍奇香料也就传入中原不再焚烧草香。

    香料品种很多。最名贵的香料是沉香除了我国岭南一带出产外当时真腊(今柬埔寨)、占城(今越南中部)等地也出产。后来又有了檀香、鸡舌香、龙脑香等品种。汉武帝的宠妃赵飞燕杂薰诸香坐处余香百日不歇。汉武帝迎接西王母时曾经燔烧“百和之香”。这些虽属神话传说但也证实当时已经焚烧香料了。魏晋以来香料已成为宫廷及富贵人家中生活必需品之一。焚香、薰香也就成了社会上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在取得政权之前曾经“禁家内不得薰香”以示简朴;还曾经赠送诸葛亮“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临终时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唐宋以后关于香品、香事、香料制作、焚法等方面的著作多了起来遂有“茶经香传”之称。焚香与品茗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般场合下古人是把香料制成饼块放在特制的香炉内焚烧的。《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就描写说:“贾母歪在榻上。榻下……只一张高几设着高架缨络、花瓶、香炉等物。”最早的香炉叫“博山香炉”传说是西王母送给汉武帝的。那形制是仿照传说中海上仙山博山的形象下面有盘贮存热水使润气蒸香象征海的回环上面的炉盖如山香烟从盖里出来宛如山腾岚气呈现出一种山海之象这种香炉后来又被叫做“宝鼎”。《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联”中贾宝玉题有一联云:“宝鼎茶闲烟尚绿”描绘的就是宝鼎炉焚香情景。古人焚香的方式一般必定在深房幽室之中用矮桌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有用银叶或者云母片制成的浅盘盛香。香不及火使之自然舒缓而无烟燥气却自香风袅袅。难怪宝玉步入秦氏卧房时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使宝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了。

    今天人们薰香其实也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一定非要去美容院。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