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古代礼俗

南飞》:“结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女子出嫁叫“于归”又叫归。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看望父母叫“归宁”。《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就是出嫁“吾妻归宁”的归宁即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子改嫁叫“再嫁”。

    作者:淋罹烬桎2oo5-6-919:29回复此言----

    2古代礼俗

    古代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shu-)之言。”“媒妁”就是婚姻介绍人又称“月老”、“冰人”、“代轲人”等。还讲究**相应选好日子。**相应是年月日干支都相合既年月日的天干相连地支相连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如《孔雀东南飞》:“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正相应。”

    古代婚姻有“六礼”之说。六礼包括纳采(商议婚配)、问名(询问女方姓名)、纳吉(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通告结婚佳期)、亲迎(迎娶)。六礼包括了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

    婚礼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合卺(jin)。拜堂有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是夫妻对拜。一拜过堂就算正式结婚了合卺是指新夫妇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卺是一种苦葫芦被破为两半而成的瓢盛酒于内新郎新娘各饮一卺表示要同甘共苦、和睦相爱。

    在古文中常见的“结成秦晋之好”就是结成婚姻。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如《西厢记》:“倒陪嫁门情愿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古书上常见的“琴瑟之好”是说夫妻相亲相爱、感情和谐。

    古代有七出的规定即男家可依据这七条把妻子赶出家门即休掉。七出的条件是;不顺父母、无子、淫(放纵)、嫉妒、恶疾、多言、盗窃。《孔雀东南飞》中焦母赶刘兰芝的借口就是第一条。女子出嫁后娘家不往回接是不能回娘家的一旦不经迎接而自己回去就说明出了事所以刘兰芝的母亲说:“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与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一“私”一“畏”说明地位的不同。妻生子为嫡出妾生子为庶出嫡出庶出在家庭地位、财产、权利的继承方面是不平衡的。

    3、丧葬

    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复、殓、殡、葬、服。人死后活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为死者招魂这叫“复”。为死者穿裹衣衾并把尸体放入棺材叫“殓”盛着尸体的棺材叫“柩”棺材的套棺叫“椁(guo)”停棺待葬叫“殡”即棺材椁埋入地下叫“葬”。如《祭妹文》:“今予殓汝葬汝。”墓穴称为“窀(zhun)穸(xi)”埋土隆起称“坟”。埋葬时用殉葬品上古有人殉即用活人为陪葬品后来用“俑”----象人形的偶像。随葬物品称为明器(冥器)。为死人守孝服丧叫“服”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如《游褒禅山记》所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个月)、小功(服期五个月)、缌麻(服期三个月;缌)五等。衰(cui)就是丧服。《肴之战》说:“子墨衰絰”絰是丧服上的带子。

    古代出殡时还有唱挽歌的习俗。《记念刘和珍君》中曾引用了陶渊明作的一挽歌。

    4、宾礼

    宾礼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互相交往时的礼节。“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聘”是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使臣奉命出使持有特殊信物一节所以使臣又叫使节。后人用“节”来比喻人的情操、品德如“气节”、“节操”等词;改变了节操叫“失节”。“盟”是数国为了某种共同利益或目的为求共同行动而于神前立誓缔约。成为盟主就可以号令诸侯因此会盟成为争夺霸主地位的途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