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 选锋军 上

在楼上等着你们。”回头又对谢掌柜道:“老谢,通知厨房里开席吧。”

    三人上到三楼,楼上只坐了十余人。可惜杨炎一个都不认识,幸好有杨昌鹏在一边给他指引,其中有临安新任守备唐与正,枢密使张浚的孙子张忠纯,中书舍人陈俊卿的儿子陈宓,兵部尚书胡铨之子胡榘,前朝名臣韩琦之后韩胄,显谟阁直学士张孝祥等人。其中居然还有两个竟是杨炎在尚武院的同学,杨炎却没认出来,令他大感惭愧。

    众人寒喧之后,各自就坐。虞公亮自然是坐首席,次席众人一互推让杨炎坐下,因为这本是为他们两人贺喜的。杨炎推让不过,直好就坐。

    这时直听楼梯声响,谢掌柜走上楼来,向众人一躬道:“诸位大人,都己准备好了,是不是可以开席了。”

    虞公亮点头道:“好吧,那就开席吧。”

    谢掌柜轻轻一拍掌,一道道山珍海味流水般的送了上来。

    杨炎这才发现整个三楼的客人都只有他们这十佘人,但待候他们的人到有二十多个。而谢掌柜一直在这里陪这里指挥小厮们上菜,斟酒。不时的上前劝酒,显得十分殷勤。这时又来了一队歌妓奏起音乐。丝竹声响,在悠扬的琴乐声中,一名丽人,一身素罗黄衣,浅绿色披风,轻歌曼舞,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这丽人二十出头年纪,生得肌肤胜雪,绣发乌黑,身姿轻盈,淡雅可人。只见她裙裾翻滚,长袖飘移。唱的正是柳永的那首著名的[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豪华。烟桥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沙堤。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戏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并日图将好景,归去凤他夸。

    声音甜美,婉转动人。歌声唱罢,立即赢得一片掌声。唐正与犹自摇头摆脑道:“此曲只有天上有,人问那得几回闻。”

    那丽人嫣然一笑道:“大人过讲了。”转向众人微一万福道:“小女子严蕊,见过众位大人。才薄艺浅,教诸位大人见笑了。”

    唐正与忙道:“那里,那里,严姑娘太客气了。不过这道[望海潮]仍是柳永旧词,听说姑娘善于填词,不知可否当场做一首,也让我们开开眼呢。”一言罢,再座众人纷纷响应。

    严蕊微微一笑道:“还请大人出题。”

    唐正与环顾四周,看到在按几上插着两支纸质桃花,一红一白,十分逼真。一指那纸质桃花道:“就以这桃花为题如何?”

    严蕊略一思索道:“即是如此,小女子献丑了。”随即唱道: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一次是没有配乐,纯是严蕊清唱,歌声动人到也罢了,但这首[如梦令]却写得清新,流丽,妩媚别致。

    众人听罢都不禁呆了一呆,方才暴发出热烈的掌声。其中张孝祥也善填词,颇有名气。忍不住道:“意境清新,不同凡俗。果然名不虚传。”

    严蕊浅笑道:“张大人过誉了,小女子素闻大人也善填词,不知可否指点一二。”

    虞公亮也笑道:“安国兄(孝祥字安国),你也是填词的老手了,最近可有什么新作吗。”

    张孝祥笑道:“指教可不敢当,不过在下填词一首,只怕不适何现在。”

    虞公亮道:“安国兄的大作,定要听一听的,诸位是吗?”

    诸人纷纷响应,弦孝祥当下击几唱道:“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