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 选锋军 上

。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研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

    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杨炎虽不会填词,但也听得出张孝祥这首[水调歌头]的大意是赞颂这次对金出兵成功。上阙是描写这次战斗的情景,下阙是借用周瑜、谢安、祖逖等人寄望北伐成功。慷概激扬,与严蕊方才所唱的两首词的婉转别至大有不同。

    只听虞公亮一拍桌子,大声道:“好,好个‘击楫誓中流’。”

    张忠纯也点头赞叹道:“气势豪迈,颇有东坡之风,安国兄,这果然是好词。”

    严蕊也道:“大人这首[水调歌头]果然胜过小女子十倍,小女孑衷心佩服。”

    张孝祥笑道:“那里,那里,还叫诸位见笑了。”

    唐正与笑道:“安国兄,你也不必太过谦了,你的词慷慨豪迈,严姑娘的词婉约含蓄,可谓各有千秋。不过若论填词,当今应属辛幼安为第一大家。”

    张孝祥也点点头道:“不错,能将奔放驰骋,婉而妩媚刚柔并济者当属辛幼安一人。恐怕只有当年的大苏学士可与他相比,在下是万万不及的。”

    严蕊也道:“小女子也早闻幼安先生的大名,只可惜无缘相见。”

    唐正与笑道:“今曰一会,严姑娘的大名定会天下闻名,他日有缘定可见到辛幼安的。”

    当时填词甚为流行,权贵子弟及士大夫等大多都能来几首,一时间众人谈词论诗,十分热闹。他们所说的辛幼安正是当时大词人辛弃疾。而虞公亮显然对填词一道十分精熟,与众人相谈甚欢。席间严蕊与众人也左右逢源,言语十分得体,又唱了几首新词,赢得众人掌声不断。犹其是唐正与,对严蕊大加赞扬。

    杨炎却听得头大如斗,他看书虽多,但大都是兵书,对诗词一道基本不通,平素也只喜欢“大江东去浪淘尽”或是“怒发冲冠凭栏处”一类豪情奔放,悲壮慷概的词。如果要他来填词,简直是要他的命一样。只好默默不语,只顾抵头又付酒菜。好在也无人请他填词,没有当场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