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六节 真腊吴哥

    汉人喜欢真腊的原因很多,有人归纳过几条:不着衣裳,米粮易求,妇女易得,屋室易办,器用易足,买卖易为。真腊人和暹罗人一向对汉人非常尊重,所以在这两个国家的汉人很多,龙城的建设,暹罗的政变,以及笼罩在暹罗和真腊两国的战争阴云,使的越来越多的汉人迁往了龙城,如何且现在战事骤起,逃往龙城的汉人更加的多了,只要是汉人,暹罗人也不为难,去留自由,也不会索要或是抢掠资财。

    尽管如此,还是有汉人娶了真腊女子为妻,结果家破人亡的,当暹罗大军还没杀到真腊国都吴哥的时候,已经有两百多户汉人逃到了龙城,随着这些人过来的还有真腊国王参烈昭平牙派来的使,大明朝太远了,而明朝大官郑和带的军队却是离的不远。作为宗主国,这时理应为藩属国出面。

    郑和姚广孝的意思不想直接出兵帮忙真腊去打,去做个说客可以,出兵帮忙那就算了,也有人认为不出兵教训一下暹罗不能显大明朝威望,这个话说的也是有理。

    陈泽给王动出了个主意,让他去说服郑和姚广孝,阴使西洋他国之力助真腊。

    这个计谋不错,这样一来,龙城的力量可以堂堂正正的摆到桌面上了,他国之力,从现在看来,可以是苏门达剌国、满剌加、旧港和龙城。

    满剌加这会是中国人指东他不敢往西,出兵签字点个卯可以,真要让他去跟暹。他可不敢;旧港一把手施宣慰司使表示可以配合。但兵力也是有限;苏门达剌国还不就是王动说了算的,拉这个国家进来,只是多个人头而已;真正出力的是龙城,是吕则成手下地大军,人数好象也不多。也就一千五百多人。

    郑和与姚广孝在第一时间,从满剌加了罪诏过去,指责暹罗不应该挑起事端。与此同时,以满剌加挑头地西洋四国表示支持真腊,并且决定出兵支持真腊抵抗暹罗。为什么满剌加挑了头了呢,王动去做了说客,巴耶利马。满剌加的第一重臣。娶了个大明朝的媳妇之后,与王动走的更近了。

    诸多国家中,与好战的暹罗接壤地只有真腊和满剌加,若不是满剌加得了中国封国,得了中国道义上的支持,这个国家至今都还腿软呢。这次如果支持了真腊,下次暹罗进犯满剌加时,会得到真腊龙城等国的支持。如此一说,那就值得满剌加好好想想了。不出人不出力,只是挑个头,能有这好处,值得与暹罗翻脸,且这个中国的军队还在满剌加。还在这修城。应该只赚不亏。

    真腊国也是有意思,别的州府只是围个木栅栏。都吴哥却是建筑上的奇迹,而且他的城墙修地也不差,老城周围二十多里,四四方方,设有五门,其中东向开二门,余向各一门。城之外巨沟,这可是吴哥引以为自豪地运输和灌溉系统。石头城墙高多少呢?约有二丈,筑的不错,在城的四周还修了四个石塔。如今把守吴哥的亲王这会感叹了,先祖们打下的基业,建立的城池,得以让他们据守,不然这会真不知怎么来抵御暹罗人的进攻。

    1369年暹罗国第一打到真腊,立刻被那里的富庶给雷倒了,真正的雷倒。因为城外地桥居然是包了金的,桥包金也就算了,居然护城河内岸之河堤也是包金的。这就是传说“富贵真腊”,也就是说五十年前,真腊更牛b。

    1410年暹罗人又一次打到了真腊,真腊的高棉人显然不是他们的对手。战马无鞍也就算了,士兵居然没有甲胄,不过还好,士兵地打扮总算是统一了起来。光脚,头插鹰羽,颈项上有狼牙着修饰,或执枪战马,或执战牌。

    如同当初安南人喜欢到占城去狩猎一样,暹罗人也喜欢到真腊狩猎,不只是猎财,还要猎人。突袭使地暹罗人迅推进到了吴哥城下,到了城下,暹罗人反郁闷了起来。

    吴哥围了起来,但感觉不象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打。中国不只是卖了兵器给暹罗人,同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