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部 第二百四十八节 达共识刺皇案裁断 见女皇萧尚书请辞

    朱国桢确切的说并不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当然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前明贵族的身份让他一方面对上位者所享有的特权了如指掌另一方面亦深知人在高位的身不由己。因此无论是李光先主张的司法公正还是吴伟业坚持的帝王威严在朱国桢眼中部只是些华而不实的遮羞布罢了。所谓公证的律法一但失击维系它的权利则与一张废纸没有两样。同样的帝王再怎么伟大、再怎么英明、再怎么善战也终究不过是个凡人而己。没有在其身旁辅佐的臣下没有与之合作的势力身处庙堂的帝王与蜗居市井的平民也没多少差别。

    然而明白这一点的人却并不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朱国桢那样有机会切身体会佐权利阶级的特权遇无奈。如果可能的话他本人更希望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这样至少他现在能像李光先与吴伟业那样有自己所坚持的信仰。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己无济于事了。了解真相的人是绝对不会再去相信那些镜花水月的东西。朱国桢所能做的事也不过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己。

    皇夫贤亲王的突然身亡让中华帝国的局势在刹那间就生了微妙的变化。杨氏一族的衰落陈氏一族的崛起在外人看来仿佛就是一夜之间的事。但身处权利漩涡之中的人却都知道事情远没有普通人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杨氏一族即不会轻易交出权利陈氏一族也非高枕无忧。派系之间的争斗似乎一触即。作为岭南一系财阀中第三势力的郑氏家族又因刺皇一案倍受质疑。过去的一年对于帝都南京来说无疑是山雨欲来的一年无数双眼睛无时无刻地紧盯着皇宫大内窥风而动。然而一些人所期待的风舌变换最终还是没有生。女皇以极其低调的态度处理了郑家也向世人表明了其在刺皇案上的对内态度。有了女皇的表态内阁、国会自然也跟着明了各自的里场。

    不将事态扩大、不牵扯国内势力、不将案件政治化。这便是国会在私下里给朱国桢等一干人的暗示。此刻眼见李光先与吴伟业已成死结之势朱国桢不由暗下了决心决定要给这个僵局来个了断。却见他偷偷向对面的国会同僚使了个眼色随即不紧不慢地开口道:“吴老先生说得有理。皇上的威严不容践踏。如果不对贼人施以重刑则难以服众。”

    耳听朱国桢附和了自己的观点吴伟业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想朱爵爷不愧是前朝的元老就是比那些嘴上没毛的后生明事理。然而还未等吴伟业开口一旁的朱国桢却又跟着将话锋一转道:“不过先生应该也知道女皇陛下向来讲究道法重视证据。早在神策门一案之时就是如此。所以吾等裁断还应该重证据**理才是。”

    虽然吴伟业对朱国桢最后补充的那句并不感冒可既然对方抬出了女皇他一时也难以辩驳。只得微微拱了拱手道:“陛下圣明为人刚正。但吾等也不能就此让刁钻奸诈之徒钻了空子。”

    “就是!如果就此让那些教讼之辈得逞我等岂不是要被天下人耻笑了吗。”刚才与朱国桢对眼色的陪审员跟着高声附和道。

    “可是那些讼师所提供的证据也确属实情啊。如国我等因一时意气而故意无视那些证据女皇那边又会怎么想呢?”似乎明白朱国桢意图的李光先跟着皱起了眉头道。

    “真是如此的话恐怕吾等只有上书女皇请求圣裁咯。”朱国桢故意拉长了音调道。

    “圣裁?那不是等于在向天下人表明我等无法裁决此案吗。”另一个成员怪叫了一声道。

    “是啊。如果真要写折子呈报陛下那这折子又该由谁来起草呢?”刚才还在附和吴伟业的那个陪审员连忙丢出了一个问题道。

    “恩。这确实是个问题。上奏女皇之事非同小可呢。”朱国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即便向吴伟业询问道:“吴老先生不知您是否方便为我等起草这份奏折?毕竟这里就属老先生您的文才是最出众的。”

    给朱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