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八章 未雨先筹谋

口长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的花白胡须洋人。后来冯华才知道这个人就是在德国有着“火炮大王”之称的实业家克虏伯-阿尔弗雷德。据说这幅画像还是阿尔弗雷德本人亲自赠送给李鸿章的。

    虽说冯华现在威名正盛也是朝廷的一品大员但他对李鸿章却丝毫也没有怠慢。整了整衣冠他们二人以后辈的身份上前施礼道:“冯华、李九杲参见中堂大人。”

    “啊不敢当不敢当。二位将军免礼快快请起!”从沙上赶紧站起身李鸿章虚虚地拦住了二人下拜的身形。冯华和李九杲的突然拜访以及对自己表现出来地谦恭有礼令李鸿章深感意外:要知道自从《马关条约》签订后他李鸿章的名字就跟卖国贼划上了等号。不要说他的政敌以及有嫌隙之人纷纷趁机难欲制其于死地就是素与他关系密切的也大都敬而远之惟恐沾上卖国贼的名声。更有甚者一些人还见风使舵趁机参劾于他以表明自己的立场真是世态炎凉啊!冯华虽与自己没有什么矛盾但其明显属于主战派的行列对自己应该不会有太好的印象他此次前来拜访自己到底有何用意?

    待双方分宾主落座后冯华这才有机会打量这位权倾朝野、晚清重臣的模样:他头戴一顶颇为普通的瓜皮小帽身着丝绸上衣和灰色长袍双手隐蔽在宽阔的衣袖中。饱经苍桑的老脸上棱角分明表示岁月痕迹的皱纹又宽又深稀疏而略显灰白的胡须微微上翘却遮不住那显眼的嘴巴与下颌。他喜怒不形于色不知道是不是马关的枪伤尚未痊愈的缘故带着一副深色的大护目镜。透过脸部扭曲紧绷的线条和那略显麻痹的面部肌肉可以感觉到那颗罪恶子弹给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留下的后果。

    “冯将军、李将军你们行事可真是出人意料啊!听说前日津城各界人士在先登寺码头迎接你们却扑了个空。如今满城人都在猜测将军是根本就没有出京城还是已经绕过天津回辽东了?谁想今天将军却自天而降出现在老夫面前。佩服佩服啊!”虽然与冯华、李九杲只是第一次见面但见惯风浪且老于世故的李鸿章说话的语气却显得极为轻松、熟络。

    听着李鸿章有些调侃的话语冯华微然一笑:“中堂大人说笑了冯华何德何能敢劳动津门父老迎接。只是因为中途换乘马车改走了6路所以才错过了与父老乡亲见面的机会实在是惶恐之至!”

    李鸿章暗暗点了点头:这个年轻人举止从容大方说话应对亦非常得体确实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捻了捻自己花白的胡须他忽然把话题一转开门见山地问道:“老夫自从东洋回国便闭门谢客静心养伤你们可算得上是我的第一拨客人。不知二位将军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早就有所准备的冯华脸色一整再次施了一礼答道:“中堂大人自《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国人皆认为如此丧权辱国都是大人之过但冯华知道大人以七十高龄还出使倭国亦是出自一片爱国之心。尤其是在马关遇刺后大人还坚持谈判更是令冯华钦佩不已。此次返回辽东冯华虽然归心似箭但到达天津后还是忍不住想要拜访一下大人。”

    李鸿章一下子愣住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与自己并无任何交情的冯华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强压着心中的激荡之情李鸿章摆摆手道:“唉往事不堪回啊!二位将军对鸿章实在是过于谬赞了此次中日战争鸿章罪不容恕。由于判断与指挥有误不但令老夫倾注极大心血的北洋舰队毁于一旦而且还让我大清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如果不是二位将军力挽狂澜在辽东接连给倭贼以重创结果将更不堪设想。马关之行鸿章本有心多为大清挽回一些损失但几经周折还是未能令人满意真是愧对太后、皇上愧对天下百姓更愧对二位将军与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啊!”

    由于带着深色的养目镜李鸿章脸上的表情很难让人看得清楚。不过从他那沙哑而又沉痛无比的语音中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这一瞬间就连一向对李鸿章没有什么好感的李九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