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三六章 俱非等闲


    “不用了,”赵匡胤断然就否决:“你多虑了,朕身为天子,如果连那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吗?更何况,朕已经派人从幽州接回了董遵诲的母亲,相信董遵诲能感恩戴德,不要辜负了朕对他的重用。”然后赵匡胤拿起案上的一摞奏折又继续说道:“这些都是董遵诲的部下共十余人联名上奏董遵诲地一些不法之事,朕已经派人查明,虽然一二件是确实是董遵诲的不是,但是却对大局无碍,其他都是诬告,朕派天使宣纸晓谕,想必董遵诲一定能够明白朕的一番苦

    “皇上胸怀宽广,非臣能及。”卢多逊佩服地心服口服。

    原来当来赵弘殷失了兵权,赵匡胤想投军却是无门,于是浪迹天下,寻找时机。董遵诲的父亲董宗本本是赵弘殷的好友,于是赵匡胤便投奔了他,希望讨个好出身。董宗本对赵匡胤倒是很好,也很看重赵匡胤,希望自己的儿子董遵诲能够和赵匡胤成为好朋友。可当时赵匡胤正值落魄,董遵诲却是世家骁将,自恃武艺绝伦,才华出众,对赵匡胤自然是横挑竖捡,怎么看都不顺眼。在和赵匡胤交往的过程中,也是盛气凌人,稍有不如意就肆意责辱,赵匡胤忍无可忍,只好另谋高就。结果赵匡胤向北游荡的时候,正好碰上了郭威在邺城招兵买马。到了世宗柴荣时期,两人因功又是同殿为臣。董遵诲一时气愤不过,结交赵匡胤的政敌韩通,继续跟赵匡胤作对。谁知风水轮流转,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曾想赵匡胤竟然时来运转,黄袍加上,成为了皇帝,而韩通却在政变中死于非命。

    赵匡胤虽然自继位后从未想过迫害董遵诲。但是董遵诲一直深居简出,不再理事。赵匡胤想到如此人才就这样埋没,实在是可惜。于是经过深思熟虑,终于还是决定了启用董遵诲。

    卢多逊知道赵匡胤的这些往事,担心董遵诲由于这些过节不肯效死力,也是害怕辽国攻下泽州和潞州这大宋地北大门。但是赵匡胤的安排却是从亲情和政治上双重下,由不得董遵诲不感激涕零,誓死效命。

    “皇兄,昭曾领兵收复湖南,而湖南毗邻广东,昭也可说是轻车熟路。若有昭领兵,南汉岂不是手到擒来?”赵光义眼看着自己的计策又要失败,很是不甘心的做着最后的努力。

    “南汉那些跳梁小丑,朕实不放在心上。别说是昭领兵,就是朕为他们准备地将领就足矣。”

    众位大臣纷纷窃窃私语,小声地议论着不知是哪位将军如此幸运,能成为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个单独领兵的异姓将军。

    原来自大宋建国。平李筠、李重进的叛乱都是皇上御驾亲征,杯酒释兵权之后就是赵德昭领兵南方,赵光义领兵北汉,还从未有异姓将军能够单独领兵,更何况是消灭一个独立地政权这么大的一个功劳。

    “回皇上,秦州团练使潘美从蜀中回来,特来觐见。”就在群臣摇头接耳笑声谈论之际,宫外地小太监进来回禀。

    “好,来的正好!当真是不早不晚啊。”赵匡胤大喜道:“宣潘美觐见。”

    不多时,一个身材高大。眉清目阔,颌下长髯已过胸膛的中年将军进入大殿,叩道:“臣秦州团练使潘美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匡胤站起身子,虚手相扶,然后笑道:“潘爱卿请起,蜀中之行可顺利否?”

    潘美又叩道:“臣奉皇上旨意到蜀中晓谕皇上恩德,赖皇上洪福,一切顺利。”原来赵匡胤担心孟昶的死会对蜀中造成震动,于是派了使者到秦州宣旨。让担任秦州团练使的潘美到蜀国各州县晓谕大宋地恩德,以期稳定蜀国。如今潘美顺利归来,蜀中应该能够相安无事。

    赵德昭听到此人竟然是“潘美”,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见这人长相俊雅。脸上一团英气。怎么看也不像是演义里奸诈无比,心狠手辣。迫害杨家地那位。难道是人不可貌相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