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 双喜临门(下)

们时时刻刻都在盯着咱们!所以叫你谨慎。……,子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你要做这样的人。”

    “是。”

    荀绲了半晌话,有点口渴。荀衍步来到他所坐的榻前,跪地奉茶。他接,喝了一口,又神情严肃地叮嘱道:“你此去阳翟,万事务必谨慎,要守法度。言谈举止、进退起坐,都要严守朝廷规制,不要给别人借口。阳翟是郡治,县内大姓很多,中常侍张让他家不就在阳翟么?要避开他们,不要得罪他们家的人。”

    “是。”

    “我能交代你们的也就这两点了。”

    “贞必谨大人教导。”

    “你还算厚貌深情,是个谨慎人。我这两句话,爱民、谨言慎行。还有,去了阳翟后,不要再做诛灭第三氏一族这样的事儿了。你在西乡需要立威,如今你威已立,郡人谁不知你诛灭第三氏之事?不要再轻易杀人。”

    “是。”

    荀绲把木椀还给荀衍,示意他回席上坐下,接着道:“我今儿召你来,主要不是和你这个,是另外一件事。”

    “大人请。”

    “昨天上午,长社钟家的钟瑜来了。”

    “钟君?”

    钟瑜是钟繇的族父。钟繇少孤,能学有所成,名闻州郡,全赖钟瑜自他童子时便供给他资费,才能专学。荀贞听过此人的名字,心中奇怪,想道:“钟瑜来与我何干?我又不认识他。大人给我这个做甚么?”

    “他是替人来给你提亲的。”

    荀贞愕然:“给我提亲?”

    “对。许县太丘公有一孙,乃是季方遗,元方侄,陈群兄,今年十六岁了。陈家想把此嫁给你,因托钟瑜为介。你意下如何?”

    荀贞惊愕过了,定下心神,心道:“太丘公怎会突然想把孙嫁给我?”很快想到了陈群身上,“去年二月,太守行春至西乡时,我与陈群有过相见。……,可我得他当时没怎么和我话啊,总共也没够四五句。从那之后,我忙着操练轻侠,连家都很少回,再没见过他了。至於他父亲陈元方我更是不曾见过。奇哉怪也,他家怎会想招我为婿?”

    虽然想不通,但这是件事。许县陈氏的名望与荀氏不相伯仲,且陈寔交朋友,故交、门、故吏遍布天下,若能成为他家的婿,对自家定有帮助。他没有想太长时间,很快道:“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贞父母早逝,十来岁便从仲兄读书,能有今日,皆因仲兄。这件事,贞需得问问仲兄意见。”

    荀绲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做人不该忘、不该忘恩德。他若是当场迫不及待的答应,只能明他是个势利人。荀绲拈须笑道:“我问过你的仲兄了。他没有意见。”

    “大人是族中家长。不知大人何意?”

    “陈家也是海内有数的姓族,太丘公年弥高而德弥邵,隐居乡中,鹤鸣九皋,为天下重,从者如云。他家诸子各有贤名。孙辈如陈群,年虽少,亦知名郡县。这样的人家养出来的儿必定也很贤惠。依我啊,足为子之良配。……,你今年二十二了?”

    “就快二十三了。”

    “早该结婚了。你的仲兄也不知道整天都在干什么,正事不办,天天散发坐卧,击剑长歌,放纵任气,真非吾家性。我去年就对他,让他给你找个佳妇,到现在还没消息。……,你要是对这门婚事没有意见,便就这么定了吧?”

    “悉听大人安排。”

    “。我这两天就叫你仲兄去陈家纳采、下聘礼。……,你知道的,文若上个月加的冠,成了年,他的婚事也不能再拖了。郾县唐家前几天还派人来问,问打算何时娶他家儿过门。唐家儿今年已十七八了,他们等不及喽。我准备年内就给他们完婚。你是文若的族兄,不能落在他的后边,等给陈家下过聘礼、问名占卜后就卜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