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98 戏忠建言攻山阳

    历城失陷的消息传到乘氏,曹操大惊失色,赶紧召来程立等人会议。

    时已深夜。

    帐中点着几根烛火,要说起来,是把帐中映得挺亮,如同白昼;可是参会的诸人,在听曹操说了这道军报以后,却皆心头一沉,如同处在帐外的浓浓夜色之中。

    曹操接到军报的时候,刚刚入睡不久,临时起来,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只在亵衣外头披了件大氅。他说道:“我本想退守乘氏,重振我军的兵势。可先是寿张失陷,唉,允诚没於敌手,已叫我伤心欲绝;於下历城又被赵云攻占。

    “历城,是我东郡东北的关键,今为徐州所有,我东郡就要危险了啊!东郡是济阴、山阳的后背,一旦危蹙,受到威胁,则济阴、山阳就都会震动。

    “我方欲打算增援亢父,谋图收复任城、东平的计划,恐怕不得行矣!公等何以教我?”

    陈宫面色沉重,但是语气激昂,像是在给曹操打气,也像是在给他自己鼓劲,说道:“徐州军久战兵疲,亢父至今还在我军手中,徐州兵屡攻而不能下。明公如果再次亲援亢父,径击亢父城外的徐州兵的话,一定可以取得胜利!任城国未尝不能复得。

    “任城只要光复,山阳就无忧了。合任城、山阳、济阴、东郡、陈留之兵,屯聚於任城,荀镇东如来犯我,即迎击之;镇东如不来,我军便伺机待时,把东平、济北收复。

    “等到那时,历城虽为赵云守,他孤军在外,明公可灭之!”

    曹操听了,披着衣服,只管摸胡子,沉吟了多时不语。

    陈宫说道:“明公以为我的此条对策不妥么?”

    曹操假笑说道:“倒也不是。唯事关重大,当集思广益。”问程立,说道,“公何见也?”

    程立和陈宫的意见不同。

    陈宫是兖州的大名士,家声强过程立,出名又早,不像程立,四五十岁了,还默然无闻。

    程立不愿与他起严重的冲突,斟酌了一下说辞,尽量语气柔和地说道:“我兖州军接连失败,刘公山才被刺未久,寿张一战,鲍将军又死於乱中,我军现在的士气,已是非常惶恐;陈留张邈,自视甚高,别有心思,不会尽奉明公之檄。公台此谋,以立愚见,井中捞月耳。”

    曹操问道:“此话怎讲?”

    “观之灼然,不可行之!”

    曹操问道:“公必有策,操请闻之。”

    程立说道:“惟今之计,明公宜退还东郡,与陈留犄角,凭大河为险,倚袁本初为助,乃可徐图。”

    陈宫大怒,说道:“前时任城一败,我军退还乘氏;今镇东破历城,公又建议明公退还东郡。我军如有再败,试请问公,还有地方可退么?”言辞激烈地对曹操说道,“明公,程公此策,实是托我兖而献镇东也!”

    曹操之得兖州,主要是赖的陈宫、鲍信之力,而今鲍信战死,陈宫对他维持兖州刺史之职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他温言抚慰,说道:“公台勿急,且容缓缓计议。”

    陈宫尽管智迟,但他的智迟,是相对於曹操、程立这样聪明绝顶的人而言之的,其实他亦是个聪明人,通过曹操的态度和语气,察觉到了曹操似乎是倾向於程立的建议,他拂袖说道:“明公如听程公,宫请辞。”

    曹操大惊,问道:“辞往何处?”

    陈宫说道:“宫往说山阳、济阴、陈留,三郡纵怀异心,宁无明见之士,忍看我兖沦陷?候宫聚三郡之兵,举义旗,将出亢父,与镇东决死之时,再请明公临军便是!”

    曹操情深意切,诚恳地说道:“公於我,好比腹心!我方欲与公保全兖境,安养民生,公如弃我,我的这个愿望就不复言矣!”

    陈宫说道:“明公才略盖世,安兖、平天下者,必明公也!非宫弃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