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修改前的本书前传【伍】

    (十三)谒坟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碧草映阶,黄叶铺地,霜林醉染,北雁南飞,转眼已经是永乐十二年的秋天了。

    这日夕阳西下时分,晚霞如织,平林漠漠,整个应天城处处氤氲着一种无以言说的静美祥和之气。城东的钟山脚下,站着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小女娃儿。那对中年夫妇,男的四十不到年纪,身着一袭儒士青衫,眉目清和,神色温文;女的莫约三十三四岁,柳眉细眼,朱唇琼鼻,容颜生的甚为秀丽,头却白了近半。那小女娃儿十多岁的样子,身量未齐,穿着一身缟素的翻领纱裙,长如一匹清水缎子般垂至腰际。姿容并不出众,却也清雅惠质。只是璀璨如星的双眸中总掩不住无边的哀愁,面庞上倔强的神情与柔和的眉目甚为不搭,沧桑的不似一个孩子。

    那中年女子指着面前一座雕饰甚为豪华的墓冢,向小女孩道:“箴儿,墓中的人,便是你的亲娘,我的妹子,当今天子的哀献皇贵妃练碧儿。妹妹若还活着,今年也该有二十八岁了。”说罢,杏目中泪如泉涌。那中年男子也是神色戚然,叹息不已。原来,这对夫妇正是练碧儿的姐姐练碧衣,姐夫简世鸿。而那个小女娃儿,正是练妃的亲女怀箴。因她自幼被简氏夫妇假做亲女养育,是以被唤作简怀箴。

    简怀箴听闻,跪倒在坟前,悲恸难抑,凄然哭道:“娘亲,箴儿不孝,过了十年才能来看您!爹娘待女儿甚于己出,您若泉下有知,可以安慰啦。”言毕,泪如雨下,伏在墓上哀声痛哭,声声如刀绞割,绞人心田。哭了好一场,她回头望了简氏夫妇一眼,道:“娘亲,爹娘待箴儿恩重如山,您若泉下有知,当庇佑爹娘福寿安康。您的沉冤,女儿定会为您昭雪;您的仇怨,女儿也定会为您报却。”说罢拜了三拜,,站起身来。眼中虽是噙满泪水,面上神情却甚为倔强。她踮起脚尖用衣袖为练碧衣拭去眼角的泪,一手挽了她的胳膊,一手牵了简世鸿的手,说道:“爹爹、娘,咱们去看看情怜妹妹和砚云姑姑吧。”练碧衣强忍着心头的悲戚,说道:“箴儿,你亲娘坟墓边上的这孝陵,里面安息着先皇后徐娘娘。昔日徐娘娘对你亲娘甚为庇护,恩典甚重。你亲娘去世后,徐娘娘因为未能拯救你娘性命,耿耿于怀,郁结于心,不到两年后便郁郁而薨。你当拜谢娘娘天恩才是。”简怀箴依言,到孝陵前磕头跪拜。

    走出孝陵,三人来到钟山之阴。此时天色已晚,倦鸟归林,斜阳的余韵漏过树缝,照到每个人的脸上,也照着林中的两座荒凉孤坟,说不出的萧瑟凄凉。练碧衣脸色苍白,扑到其中一座坟上,泪如泉涌,颤声道:“怜儿,我可怜的孩子,这些年来,娘想你想的头都白了。你还在怪娘吗?你在那边,一切可还好么?你那么小,怕黑怎么办?”直哭的晕厥过去。好一会方悠悠醒转。简侍郎也以袖拭面,长吁短叹不已。

    简怀箴跪在练碧衣身前,哭道:“娘,情怜妹妹因我而死,以后我若能侥幸存活,定然代妹妹侍奉爹娘,承欢膝下。”练碧衣闻言,心下慰藉,半晌方止住了悲啼。她指着简情怜衣冠冢畔的一座孤坟道:“这座坟里,埋的是你亲娘的侍女江砚云。”简怀箴隐隐可见石碑上刻着“忠女江砚云之冢”,不禁泪眼潸然,叩拜道:“简怀箴叩谢砚云姨娘救命之恩。简氏夫妇也自去拜祭义仆简忠的衣冠冢。

    落日渐隐,夜色吞噬了天边最后一缕光滑。简世鸿牵着妻子和女儿的手道:“咱们回家罢。”简怀箴戚然道:“娘亲、娘娘、妹妹,砚云姨娘、忠爷爷,箴儿明年再来钟山给你们扫墓。”三人走得远了,回头望去,但见夜色中衰草迷离,坟冢已淹入无休无尽的黑暗之中。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孝陵

    (十四)如妃

    简氏夫妇带领简怀箴刚进家门,就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迎上前来。这少年剑眉朗目,雄姿英,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