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十章:立论

好处,就需承担多少责任,汉室江山的受益者尚且苟且偷生,先生为何独独责备我家主公?黄巾之乱之时,岂不是那些权贵显要的望族盘剥无度,致使张角登高一呼天下赢粮影从?董卓之乱若要追究责任,恐怕需先追击当时的三公九卿开始,如此狼子野心的人,朝廷竟未有察觉,反而屡屡授予权柄,任其在西凉独大,这是什么缘由?无非是董卓贿赂朝堂致祸罢了。”

    “百姓衣不蔽体,易子而食,朝廷却又在做什么?在立党争权而已,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为何能把持朝纲?又为何要纷争不休,最后若非那些名门望族,董卓又如何能够带兵入京,为杀十常侍而引狼入室,这难道也和我家主公有关吗?”

    “董卓入京时,不过一西凉偏师,野心勃勃,天下人已识破了他的面目。那时要诛杀其人岂不是易如反掌,为何没有人这样做,无非是这些人想要明哲保身罢了。”

    “我家主公出身寒门,为汉室立下不少功勋,却得不到应有的官职奖励,不得不依仗投靠董贼而得以提拔,这难道又是谁的过错。纲纪败坏,阉党把握权柄,世族歌舞升平,名士只懂得高谈阔论,就算没有黄巾之乱,也会有绿巾、红巾之乱。善战之士得不到奖励,而占据三公九卿者皆是酒囊饭袋之徒,凭的不过是出身门第,若没有董卓进京,同样也有张卓、王卓入京。”

    高谨一口气说完,深望陈纪,显得咄咄逼人,高声道:“先生不追究因果,却将罪责悉数推到我家主公头上,实在愚不可及,我本心慕先生是博学名士,如今看来,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他站起身,晒然一笑,眼眸中闪过一丝轻蔑:“高谨告辞!”

    他转身欲走,陈纪满是茫然,随即连忙道:“将军且慢!”

    高谨回眸相望,只看到陈纪脸上现出痛苦之色,而他身后的那名少女却朝他扮了个鬼脸,满是嘉许推崇的样子。

    “莫非先生还有托词?”高谨毫不客气的道,他太明白这些名士了,不将他们踩到脚下,打击他们那心底的自尊,恐怕要说动他们是极难的。若谈论玄理,高谨不是陈纪的对手,可是若只论道理,他明显占了上风。

    这并非是高谨善辩,不过是他站在了道理的一方,而陈纪的立论本就不足,因为他就是世族名门的一员,是以不断的用各种的理由来搪塞自己,给他的阶级推脱而已。

    什么阉人干政,什么张角不轨,什么吕布反复,什么何进无谋,其实哪一样和这些豪强世家们脱得了干系?历史的公论,岂是一两个博学之士想推脱就能推脱的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