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六节-第八十节

    第二卷乱世豪雄篇第十章问鼎中原第七十六节

    大汉建兴五年(公元2o1年)十一月。

    十一月上长公主和丞相蔡邕等朝中重臣到达河东蒲坂津。

    征西将军庞德、荡寇将军兼领凉州刺史皇甫郦书奏朝廷羌人于十月底退出汉阳郡翼城、上邽一线暂告无忧。至于羌人为何撤离原因尚不清楚有可能是雷子、柯比熊的河西远征军已经杀进武威也有可能严冬临近羌人缺乏足够食物无力支撑。

    大将军李弘书奏朝廷大军攻击洛阳受阻粮草辎重严重不足为此不得不暂时休战重新调整攻击部署。随同奏章送到朝廷的还有一份详细的攻击方案。

    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同时松了一口气。

    洛阳战场和西凉战场的战事先后停下将极大缓解朝廷的财赋危机尤其是大将军在洛阳攻击策略上的改变让长公主和蔡邕、李玮等大臣十分惊喜。虽然大将军没有直接承认自己的失误但他在重新拟定的攻击部署中把攻击洛阳的时间定在明年三月中等于是接受了朝廷的兵事决策。

    大将军态度的转变缓解了朝堂上的危机笼罩在长公主和大臣们心头上的阴霾迅散去长公主更是做出了一个让大臣们瞠目结舌的决定她要立即赶到洛阳去。

    丞相蔡邕、太傅杨彪、中书监陈群(田畴去职不久陈群继任为中书监)等大臣急忙阻止。天子行宫和朝廷诸府迁到关中栎阳事务繁多迫切需要长公主坐镇岂能甩手离开?

    长公主有急赴洛阳的理由。天子和朝廷迁到长安后有很多事需要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兴策略的调整。明年大军收复洛阳全取中原那么朝廷接下来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用什么办法才能又快又稳妥地平定天下?中兴策略的调整不能没有大将军的参予。这次朝廷和大将军在兵事决策上的冲突原因很复杂但当时大将军如果就在晋阳事情不会闹得如此不可收拾。我这次去洛阳就是把大将军请回长安。大将军曾说过他不打下洛阳绝不回晋阳但现在朝廷迁到了长安他回朝议事不算违背誓言。

    大臣们闻言不再劝阻只是请长公主早日返京。宗正卿杨奇自告奋勇愿意陪着长公主一起到洛阳说服大将军。

    十一中长公主和杨奇、陈群等大臣从茅津渡弃舟登岸新任弘农太守杨懿率众相迎。

    车驾经渑池、新安、函谷关到达洛阳城下。

    天子、大将军李弘、左卫将军麴义、右卫将军张燕、护军将军贾诩、新任河南尹令狐邵等大臣赶到谷水河畔相迎。

    长公主这个时候突然赶到洛阳大将军李弘和一帮大臣们心里或多或少都知道长公主的目的是什么。长公主神情喜悦安慰了众臣一番然后和天子一起入驻上林苑。当天晚上长公主在天子营宴请文武大臣。席间杨奇借着三分酒意悄悄对大将军说殿下降尊纡贵亲自赶到洛阳城下这份心意大将军应该能明白。你我相交十几年知根知底有些话我就挑明了说。如今正是大汉走向中兴的关键时刻大将军该争的争不该争的就暂时放弃。社稷中兴大业的最后是天子而天子能否承担中兴大业才是大将军应该真正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如今这种形势下大将军韬光隐晦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李弘笑着点了点头凑到他耳边问道:“老大人这句话是代表自己说的还是代表杨家说的?”

    杨奇微微一笑“大将军举荐了八位大臣为天子师这其中没有李玮大人却有我兄长杨彪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大将军何必明知故问?”

    李弘用力握了握杨奇的手颇有深意地问道:“老大人对袁家怎么看?”

    杨奇似乎对此问题早有考虑他不假思索地说道:“自古以来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袁家这一代的家主应该是公台(袁术)如今公台不在了袁家的家主自然应该是显光(袁耀)这孩子。”

    “关、洛一带的

    -->>(第1/3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