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争夺控制权(上)

    1935年的圣诞节即将到来。

    这批“新移民”通过各种途径可以得知中华大地上处处动荡惶恐,日本人已经占领东北,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决定以1千万元为移民费,限令五年内移民3oo万人于东北。

    日关东军参谋部召开驻华武官会议,决定在策划”华北自治”的同时,又加紧策划内蒙”独立”,提出《对内蒙措施要领》,鼓吹要使”内蒙脱离中国而独立”。

    稍后,日驻华北司令官多田骏对记者表谈话谓:”华北当局应消除华北之一切排日排满行动”,否则”日方或采用武力以处理之”。日本在冀、晋、察、绥组织特务机关。

    美国制定中立法。

    日华北驻屯军司令多田骏表《我帝国之对支那基础的观念》一文,公开宣称吞并中国。

    十一月初,汪精卫被刺受伤。

    日本关东军司令南次郎为强制华北自治作军事后盾,特作战命令,调步炮等诸兵种一部于13日集中山海关、古北口附近,并令旅顺口、青岛巡洋舰、驱逐舰驶大沽。

    十一月十六日,日关东军借口保护山东日侨,连日大批开抵山海关,约达1.2万余名。驻承德川岸旅团本日起分向长城线喜蜂口、播家口、冷口、义院口移动。

    同日,蒋介石鉴于华北局势紧张,向全国公布调兵备战,陇海路军队已调河南,至是日,京沪路沿线屯集11个师!

    日本人的剑已出鞘!

    这些消息在中华村的成员们的刻意收集下,一波接一波地涌进这个越北山村,大家都非常愤慨,必须早日强大起来的意念鼓舞着所有人,他们日夜劳作,以前锦衣美食的日子象前生的梦一般遥远,同时不停招收新居民,象一个默默无闻的刀手隐藏在不为人注意之处,埋头苦练。

    *****************

    东北季风呼呼吹过越北大地,吹散山区的潮湿雾气,吹来一年中最宜人的季节----这里每年的十一月到三月底是旱季,气温在二十度上下,而四月到九月却是东南季风盛行的雨季。

    目前的季节无疑是最好的开采季节,自从第一批煤顺利出售后,由于煤质量好、价格适中,很快成为同行业内的新星,订单象雪花般飞来,把史蒂文乐得睡觉都会笑醒,路易更是看到张绍华和徐林等人就眉开眼笑,拼命催促提高产量。

    张绍华和铁坤等人早已决定要在三月前尽量增加出煤量,并争取在雨季来临之前做好防止山体滑坡、防垮塌、防洪灾等等准备措施,因此工作量越来越大,而这些开支在史蒂文等人眼里都是额外的,没必要的,总是在暗示能省则省,就算是迫不得已必须要花钱,也应该想尽办法从矿工们身上刮回来。

    当然了,这“刮”回来的措施,只能是张绍华等人去执行,史蒂文作为一个殖民地地方长官,是会站在后面尽力支持的。

    受人压制的感觉肯定很不好,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张绍华等人深深被法国佬卡住脉门的感觉特难受,于是忙碌平静的水面下,有股漩涡在悄悄形成……

    一九三五年的圣诞节终于来临。

    史蒂文等人当然不会留在山区过圣诞节,他们早早就拉大队离开,回到江河镇上放假过节去了。

    平安夜不平安。

    这天黄昏,星星点点的灯火点亮山区一角,矿场的工棚没有往日的忙碌景象,大部分工人都获准休假两天,提早回家。除了一些无家可归的工人留守之外,还有十多名文职人员,他们在做最后冲刺,努力把最近越来越多的账目和订单、员工工资表等等赶出来,让最近对帐目特爱勤查的张绍华满意,他们也好放假去。

    几个越南女佣在大厨房里忙碌,有的在洗菜,有的在蒸煮米粉,有的在调拌鱼露,有的在炸葱油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