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节:大兴三路兵

    孔明深思熟虑良久,一面让关羽先带一半人马去支援武陵,另一面措辞恳切的写了一封书信给刘备,意思大概是说,巫峡以东长江以北的荆州地区虽然是兵进中原的一块重要跳板,但是现在却已经成为一片孤地,既无坚城可守,又与其他地方没有太大的联系,如果在这里建立防御线,不过是徒然浪费兵力还不能收到应有的战略价值,自己无能,在荆州城下吃了败仗,暂时已经无力东进,武陵又遇到危险,比较起这里来,武陵附近的战略意义更大一点,希望刘备可以原谅他,放弃巫峡以东一带,全力保住荆南。因为此时刘备还没有死,这些大事还是他说了算。

    不过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程度还是非常高,何况他本身也深通战略,知道眼下放弃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去信封孔明为荆州牧,前线的所有事情尽管由他一人说了算。既然得到了刘备的授权,孔明终于可以放弃夷陵这座孤城,全军撤往江南,至此,刘程两家的荆州会战算是告一段落。

    击退了来犯的刘备军,程玉也决定班师回朝,他现在还在修养生息的阶段,在古代来说,打一年仗要三年的积蓄,虽然徐州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可毕竟生产力在那里放着,比例也小不了多少,所以这次程玉来支援都是只带了几万人,他需要一个时间,现在自己的时机已经基本上成熟了,只要再多休养两年,下一次的战争就将是自己扫平天下最后的战争了吧?

    老天也够照顾他,过后的两年中基本上就是天下群雄内讧,一直都没有对他有太大的波及。虽然周瑜开始在对刘备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诸葛亮到武陵以后,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就是死守武陵城,周瑜耗了一段时间,自己的消耗也非常大,只有先暂时撤兵,等待更好的机会。

    曹操军开始倒是和程玉军有过几次冲突,但现在张郃高览防守冀州,张辽防守豫州,庞统防守荆州,曹军几次进攻虽然有胜有负,却也难以有太大的战果,后来背后被马一偷袭,只能先放弃进攻,扫平内乱再说。

    不管蝴蝶带起的风暴有多大,依旧改变不了的是母鸡下蛋公鸡打鸣,马在几次带领支持他的羌人进攻曹操失败后,最终还是投靠了张鲁,不过事情还是有了一点变化,因为刘备的目标暂时放在南方,竟然被马坐大,很快张鲁真的现了马的野心,可是为时已晚,依靠与曹操战斗的过程,马以成尾大不掉之势,最后更在曹操的驱虎吞狼之计下火拼张鲁,结果是马占领汉中,将张鲁赶了出去,连张鲁的弟弟张卫都为马所杀。

    张鲁能当那么多年的土皇帝,绝对不是个简单的人,虽然在马问题上没能控制的住,但在全局关上,他还是很不错,权衡利弊之下,他并没有投靠距离自己比较近的曹操,而是南下投靠程玉。

    庞统得知张鲁来降的消息,不敢擅专,一面安抚张鲁,一面派人快马到徐州禀告程玉。程玉虽说达不到喜出望外的程度,毕竟还是很高兴的,有了张鲁做自己的挡箭牌,起码可以用来拖住曹操和马,何况历史上的张鲁还是个不错的内政人才,于是以朝廷的名义封张鲁为前将军梁州刺史永寿庭侯驻扎在樊城,作为西北的第一道屏障。

    马为人很有些穷兵黩武的味道,曹操挑起他们内斗的目的不过是想让西北先安静一段时间,没有想到马连内部都不安定就又起了对雍州的进攻,让曹操头痛万分,好在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崭露头角,此人后世说他长得狼顾鹰视,河内人司马懿的便是,他的兄长司马朗此时正任扶风丞,司马懿在他手下任个小官,听说马军马又到的消息,整个雍州震动,扶风郡内更是无人敢挡,报急的文书一封接一封飞往曹操那里,不少县城更是准备开门迎降,在这紧要关头,司马懿想兄长请命,带领手下一干私兵和扶风太守的手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平数地的叛乱,并带领收拢的乌合之众用计大破马,一时间声名大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