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节:大兴三路兵

噪,等曹操带领人马到来的时候,马已经又被赶回了梁州。

    曹操此时也是用人之季,对司马懿大为赞赏,任其兄司马朗为司隶校尉,任司马懿为别部司马,他所收拢的军队都交由他统一指挥,抵抗马。至此,司马懿也算是正是踏入了历史的舞台。

    却说古人常常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使在个人崇拜极端严重的徐州,也存在这样的局面,因为战机一转既逝,所以一个好的统率必须有随时抓住战机的机会,在曹操自顾不暇的时候,徐州军也对他的领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蚕食,好在曹操手下也可以找到很多稳健又果敢的将领,因此虽然与程玉接壤的漫长战线上都受到了徐州军的攻击,但除了兖州略微受到一点损失以外,其他地方大多毫无损。

    公元210年春,经过两年的厉兵秣马程玉控制的地区经过两年的修整,大多已经恢复了和平时期的繁荣,各地的人口继续增长中,因为程玉一直采用比较平和的民族政策,关外的不少少数民族也6续的有南迁进程,虽然这些民族的人口本来就不多,南迁的更是仅仅是一小部分,但毕竟这开了一个好头,有了这些榜样,想来其他人早晚也会受不了关内繁华的诱惑而南迁的。因为战事的安定,程玉将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内患上,其实他所辖地区的匪患一直都不是很严重,低级人民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饭吃能活得下去,就会心满意足的接受任何形式的统治,少数比较大而又有野心的集团也在剿抚结合的政策下很快的瓦解投降。

    如果是用数据来形容此时繁荣的话,可是这么看,在程玉治理下的地方单个人的粮食产量已经恢复到了黄巾之前的水平,徐州地区甚至已经又创新高,整个国家内的粮食储备已经足够打一年全国规模的战争,而所有的士兵经过训练、休息以及精选,战斗力也都差不多统一到青州军的档次上。

    着眼前的繁华,程玉心中多少有些不忍,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将这些亲手打破。现在的情势已经非常乐观,可是和平的时间却不能再继续延长下去,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惰性,国泰民安的情况下,谁也不会对战争怀有强烈的兴趣,可是眼下的情形,不用战争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重新统一国家解决战乱呢?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江南的孙权又对武陵起了攻击,这已经是这几年的一个惯例,孙权一直都对刘备暗算孙策抢去武陵的事情耿耿于怀,只要自己的形势稍微好一点就会起对刘备的攻击。

    这个消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汉中的马也不必再防范刘备,上次的挫败也过去了很久,既然没有后顾之忧,他也有一次兵出斜谷向曹操起了攻击。

    程玉也感觉现在是应该展开统一之战的时候了,于是一面写信给张鲁希望他控制,不要在此时找马报仇破坏了大计,另一方面,下令荆州的庞统兵出新野,进攻南阳;命令张辽兵出豫州进攻洛阳;张郃兵出壶关,进攻并州,自己则亲自到达了旧都许昌,统筹三路军事。

    起来也不算程玉托大,现在的他确实有这个实力分兵进攻,何况分兵的好处还在于多点开花,只要有一路取胜就可以长驱直入,对敌人展开扫荡之势。

    曹操得到程玉出兵的消息也是吓的不清,这两年来,徐州军一直没有动过太正是的战争,偶尔有摩擦也不过是小范围内的事情,自己也算是得到了一定的喘息,可是这次竟然是三路推进,而且根据得到的轻快来看情况来看,三路竟然都是徐州军的主力,可见对方现在已经想和自己展开战略决战了,可是也怪该死的马,这次竟然一改往常急功冒进的风格,一边不断骚扰各地方,一边缓慢的推进主力战线,如果不多加以重视的话,说不定会闹出多大的声势来,眼下自己既然分身无望,也只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各地的守将身上。

    其实各地的防御力量也不见得就弱到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